“趣味发声”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章。
教学流程
引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诱导归纳总结。
深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
提高:自主探索———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
按以上螺旋上升式的循环,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最终实现学生能应用与创新本课的新知识的目的。
教学简案
本课出发点
1. 物体靠振动发声。
2. 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音调。
本课中心问题
1. 物体靠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
2. 扩大物体发声响度的方法。
3. 物体振动频率的改变决定了音调的改变。如何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
(1)“铝合金条”发声
问题A 采取何种方法才能使铝合金条发出悦耳的声音?
探索提示 激发方式?手持位置?
方法 ①左手指捏住中点。
②右手指沾上松香粉,向外摩擦合金条。
结论 除敲击外,摩擦也能激发物体发声。
(2)“酒杯”发声
尝试用摩擦的方法使酒杯发出“回旋的颤音”。
探索提示 手指沾水?摩擦何处?
方法 ①将手指头沾点清水。
②用适当的压力与速度回旋摩擦杯口。
问题B 除了敲击、摩擦的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激发物体发声吗?
例如,一张普通的白纸能否发出响亮的声音?
探索提示 吹。
(3)“纸”的发声
方法 ①拉紧纸的边缘1~2cm。
②放在嘴唇间吹(不得打湿)。
结论 除敲击、摩擦外,气流也能激发物体发声。
(4)“洗衣机排水管”的发声
探索提示 如何让气流在排水管内快速穿过?
方法 ①手握排水管的一端。
②用力轮手臂,并控制速度与节奏。
以上,我们知道了三种激发物体发声的方式:打击激发;摩擦激发;气流激发。
问题C 交响乐队的乐器对应的激发方式。
打击乐———打击激发
弦乐———摩擦激发
管乐———气流激发
问题D 真正的交响乐演奏是不用电声扩音设备的。那么加大物体发声响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例如,摩擦一根绳子也能发声,但声音太小。怎么办?
(5)“绳子”的发声
方法 ①将任意有底无盖的盒体底部中央打一小孔,将绳穿入,在里面打结或拴一木棍,避免绳被拉出。
②左手拿住盒体,右手指沾上松香粉,摩擦拉绳。
结论 共鸣箱(盒)能够扩大物体发声的响度。
问题E 如何改变物体发声的音调?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音调的高低。但是,物体振动的快慢又如何改变?我们通过下一个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6)“饮料吸管”的发声
方法 ①制作:将吸管顶部左右各剪一刀,形成两个振动簧片。
②操作:用牙或唇略压扁簧片下部,吹。
探索提示 比较音调高低。
① 饮料管的发声比较。
② 铝合金条的发声比较。
③ 酒杯的发声比较。
④ 排水管的发声比较。
结论 改变发声物体的尺寸,可以改变音调。尺寸大,音调低;尺寸小,音调高。
小 结
以上学习了六种趣味发声的方法:
1. “铝合金条”的发声;
2. “酒杯”的发声;
3. “纸”的发声;
4. “洗衣机排水管”的发声;
5. “绳子”的发声;
6. “饮料吸管”的发声。
本课总结
一、激发物体发声的方法有:打击、摩擦与气流激发。
二、扩大物体发声响度的方法通常是:加共鸣腔。
三、改变物体发声音调(或频率)的方法:改变发声体的尺寸大小。
作业演练1
▲模拟鸡叫
▲简易双簧管
作业演练2 水杯琴
将5~8只“瘦高”的水杯各自装入不同水位的清水,并敲击听音,逐步调整为一组音阶,演奏一段音乐。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应广东省深圳市教研室的要求,开发完成的一堂全国公开课。其目的是探讨物理内容的活动化教学课堂模式。本课凝聚了笔者多年创造性的实验教学理论与经验,并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的一些零散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有关声音教学的活动课教材。
“趣味发声”活动课,以六个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以及动手、动脑欲望的小实验为主线,展开了循序渐进的、充满生机的物理活动课程教学。这六个实验是:①铝合金条的发声;②酒杯的发声;③纸的发声;④洗衣机排水管的发声;⑤绳子的发声;⑥吸管的发声等。整堂课有悬念,有惊诧,更有成功的体验与欢乐。学生不仅动手与动脑,而且从中体会到了物理学科的实验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方法等。
有关声现象的物理课教学,传统的实验主要是使用各式音叉。这不仅单调、枯燥,而且远离生活,使人感到陌生。这样的课堂缺乏生机,毫无情趣。若在此运用活动课教学,情况则可大为改观。这是因为:
1. 声现象原本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相当数量的简易实验可以开发。
2. 教学也是艺术。教学不但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只要努力学习、创造,就能开发设计出妙趣横生的、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小实验。
3. 对一些初级理论,教材往往只作粗浅的要求,它们不适合于多讲。学生动手体验,会收益更大,印象更深。
所以,笔者选定了以“趣味发声”为题的物理活动课,欲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点,并创造出自己物理活动课教学的特色。在对实验素材的要求方面:第一求趣味,活动的趣味性是学生积极响应和高兴参与的保证;第二求简单,简单能够降低成本,简单能够人人动手;第三求新颖,新颖、未见,更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教学的手段、方法方面,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节约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适当启发,保证进度;分组活动,利于比较;比赛发奖,活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