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 第一课时 圆周角(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把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渗透由“非凡到一般”,由“一般到非凡”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实中由“一
圆的内接四边形 1. 知识结构 2.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它是圆中探求角相等或互补关系的常用定理,同时也是转移角的常用方法. 难点:定理的灵活运用.使用性质定理时应注重观察图形、分析图形,不要弄错四边形的 外角和它的内对角的相互对应位置. 3.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因为它是本单元的基础(如:“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在它的基础上研究的),也是高中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难点:在对性质和判定的研究中,既要有归纳概括能力,又要有转换思想和能力,所以是本节的难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三角形的内切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及内心的性质.因为它是三角形的重要概念之一. 难点:①难点是“接”与“切”的含义,学生轻易混淆;②画三角形内切圆,学生不易画好.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图、类比、分析、
切线长定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因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实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实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切
弦切角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弦切角定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证实角相等、线段相等、线段成比例等问题时,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圆心角和圆周角以及直线形角的性质构成了完美的角的体系,属于工具知识之一. 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实.因为在证实过程中包含了由“一般到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实. 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和两圆相交、相切的性质.它们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圆的重要概念性知识,也是今后研究圆与圆问题的基础知识. 难点: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与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的性质的运用.由于两圆位置关系有5种类型,非凡是相
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从频率稳定性的角度,了解概率的意义. 数学思考 学生经历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进而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解决问题 怎样从数量
圆周角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图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数学思考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数学思考 学生应用各种图形变换的特征设计属于自己的图案,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的同时进行着独立地数学创造,发展了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学思考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教材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2节: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用列举法求概率” 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用列举法求概率。以两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评价解题方法获得新知.
《圆周角的性质》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理解分三种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猜想、类比、归纳可以解决问题,渗透分类转化思想。 情感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勇于自主探索,乐于与人合作交流,体验探索的快乐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化归思想,领悟配方法,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 知识层面: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层面:以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为载体,渗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通过对“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函数模型,运用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知识加以解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学以致用的数学理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销售利润”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片断 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质 目标 重点 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相似形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能利用相似形的相关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以知识的逐渐深化推动学生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站在一个系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渗透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www.3edu.net),通过主体的积极思维,体验感悟数学.逐步建立数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教学设计示例1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并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关系的函数解析式;  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4、体会数学从实践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
平均数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教学设计示例1 课题:二次函数 的图象 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的图象; 2、根据图象观察、分析出二次函数 的性质; 3、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知识 4、渗透由非凡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次函数y=ax2 bx c 的图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与 的图象; 2.使学生能结合图象确定抛物线 与 的对称轴与顶点坐标; 3.通过比较抛物线 与 同 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4. 在本节的教学中,继续向学生进行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 通过
页次:1/18 每页25 总数43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