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教材分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和运用,加深和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即是用伏安法测电阻,它是电学测电阻方法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选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特别是关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解决连接电路中出现的种种故障,都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伏安法;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意义。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和欧姆定律,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数据。
【教具与学具】
学生电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5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方法: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即伏安法测电阻)
2、实验原理公式:R=U/I
3、实验电路图(教材图6.5-1)
4、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5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电压U 电流I 电阻R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问题1: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变形公式?
●.问题2: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电阻呢?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引导回答: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再代入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即可求得电阻。
●.积极思考并回答
●.积极思考,讨论,回答。
●.复习引入,为下来伏安法原理公式引出作准备。
●.给学生挑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进行新课
1.设计实验
●.教师指出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在物理上就是伏安法。
●.问题1:设计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你的电路图选定实验器材?(叫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作图和模拟连接实物图)
●.问题2:根据你要测量的实验数据,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最后把不同的实验方案投影出来组织学生简要分析讨论,选出最规范的作品。
●.倾听学习
●.积极思考,讨论,回答,交流,评估。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电路图和记录数据表格,比较自己的,讨论优缺点。
●.让学生知道伏安法,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进行实验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看哪一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并讨论出现的问题:
1.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2.从实验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引导回答:灯丝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什么是伏安法?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伏安法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设计一份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⑴实验目的 ⑵实验原理 ⑶实验器材 ⑷实验步骤 ⑸实验电路图 ⑹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⑺实验结论。
倾听,认真完成。
提升能力,让学生知道实验报告格式和规范,为以后的小论文写作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