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说课稿

  2009-04-30 15:11:48  
《我的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它的体裁是传记。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人生轨迹,选编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历程,都是属于记叙类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八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我的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它的体裁是传记。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人生轨迹,选编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历程,都是属于记叙类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八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继续了解叙事作品的特点,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增强社会人生的体悟与观察,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另外,文章语言极其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学习。同时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也是这篇课文向课外的延伸。
    2、教材特点:
    这篇文章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3、教材处理:
    教学本文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学生情感体悟和语文视野的开拓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为此确定本文教学的目标、重难点等。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作者;
    能力目标
    1. 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2. 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学习本文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
    (1)概括事件和母亲形象特点
    (2)感悟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
    (3)教学难点:
    品味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4)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识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课外的延伸,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二、说教法与学法:
    1、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来组织教与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揣摩——作品感悟——课外拓展”的学习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内容,最终实现提高品味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2、在教学中以竞赛活动、媒体演示引出课题,把学生朗读、默读、品味、积累、表达交流合为一体,在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文本的自然、质朴含义丰富的语言。
    3、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即定的目标展开,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模仿、游戏,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五、课外延伸——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四、教学互动过程具体如下: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课前布置)
    1、默读提示及要求:
    ①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眼翳 舔去 侮辱
    ②了解作者及相情况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着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本文是着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②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抓住关键句、段。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2、检查预习:
    (1)字词竞赛:
    文绉绉(zhou) 绰号(chuo) 庶祖母(shu)吹笙(sheng) 摹画(mo) 眼翳(yi)舔去(tian) 侮辱(wu)
    (2)速读抢答: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慈母、严父、恩师
    文中句子:第(4)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3、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
    (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C.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表现母亲的恩师事情
    A.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B.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
    ——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C.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表现母亲的“刚气”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2、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即文章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4、请学生再选择一些类似的语句并把相关词语标示出来。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1、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2、请学生发言。
    五、课外延伸——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为把课文向课外综合实践延伸,结合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并结合农村学生和农村教学实际,教师布置学生分组,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以下内容:(综合性学习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特点)
    (1) 收集有关母爱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组)
    (2) 收集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组)
    (3) 收集有关母爱的歌曲歌词;(歌曲歌词组)
    (4) 收集有关母爱的音像作品;(音像作品组)
    (5) 收集有关母爱的感人事迹;(母爱故事组)
    (6) 准备有关母爱的写作交流。(各生均需做)
下一篇: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