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资料的积累与交流——指导学案设计
课题
课外阅读资料的积累与交流指导(安排1课时,45分钟)
教学对象简析
1、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热爱语文学习,大部分能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意识较强,有强烈竞争意识,敢于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2、 本堂课为资料积累与交流,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且本学期已进行了一个月课外阅读资料的积累,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材料,这为本课的指导与交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 掌握课外阅读资料积累的基本方法,培养交流、探讨阅读积累材料的习惯。
2、 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课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课前活动→导入课题→小组交流推荐最佳摘抄笔记和资料卡→展示摘抄笔记和资料卡片,→比较、区别,评选最佳手抄报→讨论积累资料的主要是方法→教师指导、总结,明确资料积累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健康情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
3、 通过肯定、表扬、鼓励、号召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我的价值,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重点
1、 通过阅读材料和积累方法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文道统一,结合德育,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的外阅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爱国热情,激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决心。
难点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积累方法的交流与指导,确实提高学生的材料积累和欣赏能力。
策略
教学
教法选择
目标攻击、激发兴趣、启发引导、比较赏析、竞赛评比、合作教学、分组讨论组织归纳、练习巩固
学法引导
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发现、讨论评比、形象图示、展示体味、表现自我
课堂组织形式
交流展示课,班级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赏析,双向交流,表演欣赏。
教具媒体
组合运用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长木凳(张贴资料用 )等。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资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教法学法词典
板书设计
课外阅读资料的积累与交流
资料积累方法:
1、 摘录式笔记。
索引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摘要式笔记
2、 评注式笔记。
提要式笔记、批注式笔记、质疑式笔记、心得式笔记、专题式笔记、综述式笔记
3、符号笔记。
4、剪贴笔记。
教学过程(www.3edu.net)设计
【课题导入】(约5分钟)
例子导入:司马迁著《史记》,吴晗著《朱元璋传》→了解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阅读积累的重要意义,了解课外阅读要求→明确本堂课主题:课外阅读资料的积累与交流。
【活动指导】(约35分钟)
PART 1——“小小评审官” (约5分钟)
分组交流,推荐小组最佳资料卡片。
小组将最佳资料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同学赏析并选出三份最佳作品。
PART 2——“迷你大舞台” (约10分钟)
当选“资料卡片”佳作的作者就资料卡片的内容、构思和积累方法进行说明,与同学交流积累的获益并推荐阅读书刊。
PART 3——“沉默不是金” (约10分钟)
其他同学分别就资料积累的方法和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PART 4——“点石可成金” (约5分钟)
教师归结、指导,明确资料积累的方法:
资料积累方法:
1、确定阅读主题
2、围绕主题确定要找的书刊资料,筛选重点图书信息
3、制作阅读摘抄笔记、专题资料卡、资料剪贴版和手抄报等
4、写作心得体会,合作探讨与交流
【布置作业】(约3分钟)
1、小组讨论,确定10月份资料积累的重点,并将确定的主题报交老师。
2、针对各小组所确定的资料积累重点,着手整理摘抄笔记,制作资料卡片或手抄报,并写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