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的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
二、 过程与方法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
磁化
教具
小磁针、图钉、条形磁铁、钢钉、铁钉、磁性棋盘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演示磁性棋子吸在棋盘上。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磁铁的磁性。
2、习题1。
3、介绍磁体的分类。
4、演示实验:用条形磁铁吸引大头针。
5、投影显示司南、罗盘的图片,介绍磁在古代的应用。
6、演示实验:观察小磁针自由旋转静止时磁极的指向。
7、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条形磁体研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磁性的概念。
巩固磁性这一知识点。
通过现象使学生感知磁体上磁性的强弱,从而引出磁极。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引出磁体的指向性。
验证磁体的指向性,进而得到磁极的名称。
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自感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
学
过
程
8、习题2
9、学生举例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10、演示实验:磁铁使铁钉磁化吸引图钉。
11、演示实验:观察钢钉和铁钉磁化后吸引图钉的现象。
12、习题3
13、综合习题
使学生巩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使学生注意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引出磁化。
使学生直观的感知磁化现象。得出磁化的概念。
使学生明确钢和铁是性质不同的磁性材料。
巩固磁化这一知识点。
使学生对综合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
书
设
计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一些物体在磁场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教学
前
分析
简单的磁现象学生在小学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要将学生对磁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对磁产生直观的感受。此外,磁化是这一部分的难点,为此教学中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节课整体采取边讲边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