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

  2009-05-01 00:03:11  
光的反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光的反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 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轻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熟悉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重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四周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 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刺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异同.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点
    (原因)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结果)反射光方向不同
    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现象)人的感觉不同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
    灯下看书反光
    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一般非光滑物体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重它的研究方法,注重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三线、两角的关系),并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解释它的物理本质,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过程的理解,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潜望镜
    活动目的
    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的瞄准都用到了潜望镜.同学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可以加深理解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路设计原理.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设计光路图,预备用具,制作过程,交流与合作,装置改进.
    参考方案
    预备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或方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5216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备注
    1、写出制作计划、制作过程及结果分析报告.
    2、发现新问题.
    3、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见解.
下一篇:光的直线传播
上一篇:球面镜教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