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2009-05-01 00:01:51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郫筒镇中学 王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郫筒镇中学 王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