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教学设计

  2009-05-01 00:01:41  
电荷教学设计 《电荷》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刘艳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电荷教学设计

    《电荷》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刘艳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巩固小结(板书设计):
    5.1 电荷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
    3.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5.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