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2009-04-30 23:59:29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辽宁省西丰县天德镇中学 宫玉秋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辽宁省西丰县天德镇中学 宫玉秋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
    一、教师演示
    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 钢锯条(25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进行新课
    1.3 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
    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慢
    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利用投影)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超)。举例:如何探伤;B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