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的计算

  2009-04-30 23:49:36  
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 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 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 = 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 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 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 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 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 = (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 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 (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 = UI = 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 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 = I额 = P额/ U额 = 3瓦/6伏 = 0.5安.

  ∴R = (U - U额)/I = (9伏 - 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仔细观察

  3.讨论分析


下一篇:电热的作用
上一篇:超导体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