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2009-04-30 22:29:08  
重力
《重力》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重力


《重力》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
    板书:    第二节  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
    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实例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实验: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球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知重力竖直向下。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学生动手实验: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
    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巩固训练:
   A. 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为m,求悬绳的拉力是     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     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
    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师生共评得到:
    A:只要在静止状态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才有上述关系。
    B、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上面说法不对,只能说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一种印象,为以后学习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
    三、小结
    (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
    (2)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
    (3)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
    (4)重心的确定   
    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在教学思路上应注意知识的接受要循序渐进,只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深化,并把以后要用到有关重力的知识点了一下,为以后学生接受知识的路铺的平缓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