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

  2009-04-30 22:09:22  
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北京101中学 张宁谋)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认识电压表,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三)[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四)[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边讲边观察,并作简单的测试实验。 (五)[教具]  演示用电压表,表盘模型(自制)。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

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

(北京101中学 张宁谋)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认识电压表,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三)[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四)[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边讲边观察,并作简单的测试实验。

 (五)[教具]

  演示用电压表,表盘模型(自制)。

  每小组一套的器材和仪表有:学生电压表,干电池(一节)、开关及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阐述:由上节课知道,导体两端有电压时,导体中才能形成电流。导体中的电流强度用电流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用什么仪表测出呢?用电压表。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大型演示用电压表,并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电压表。从表面上看,它的外形和电流表差不多,所以只能从表盘上的符号进行识别。电压表的符号是

  1.外形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其中一个接线柱是共用接线柱,标有“+”(或“-”),另两个接线柱标有“3”和“15”这是“-”(或“+”)。使用时每次只能用两个接线柱,若用“-”及“3”(或“-”及“3”)则量程为3V,若用“+”及“15”(或“-”及“15”)则量程为15V。使用时只能用正、负两个接线柱。

  通常零刻度在刻度表的左边,指针指“0”是电压为零,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路两端有电压,所指数字即为电压值。

  2.表盘读法:两个量程。

  (1)表盘读数需和接线柱所示量程相吻合。

  (2)确认每大格和每小格的电压值。选用0~3V量程时,每大格为1V,每小格为0.1V。选用0~15V量程时,每大格为5V,每小格为0.5V。

  读出图1表盘上的电压值。

 

  (3)用表盘模型进行读数练习。

  ①教师选定量程,并移动指针于不同位置,学生读出电压值。

  ②教师给出电压值,让学生选择适当量程,并正确移动指针至正确位置。

  3.使用规则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两端并联。因为电压表是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正负两个接线柱必须和这段电路两端相接,即跟被测导体并联。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

  (3)选择适当量程。对被测电压进行估测或试触,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两个量程都能正确测出电压值,则应换接小量程,可使读数更精确)。

  (三)巩固新课

  1.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当电池的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电压表可以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时电压表测出的是电池的电压。

  按照教科书第79页图6-11电路测干电池的电压时,强调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量程先用0~15V,后改为0~3V。

  2.完成教科书第78页练习1、2两题。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为下节课分组实验作准备。

 (七)[板书设计]

 

 二、电压表

  1.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2.表盘读法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将教科书第77页图6-8画在黑板上)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