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案8

  2009-04-30 15:13:51  
《生命,生命》教案8 教学内容 《生命 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生命,生命》教案8

    教学内容
    《生命  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以用于课堂交流。
    教师:查阅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投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珍视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今天,我们要借助散文《生命生命》,再次感受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先由学生简介作者及其作品,然后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作者杏林子,本名刘侠,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1982年她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她的主要作品有《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  生命》一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三、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请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或模仿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请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大屏幕投影问题。)
    ①《生命  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②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例子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③三个事例、三点思考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
    【结合生活体验,锻炼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问题,在学生读文后,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发言,同学之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引导。
    教师小结:
    1.三个事例分别是: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B.香瓜子在墙角的砖缝中长出一节小瓜苗;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它们的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B.生命力;C.生命。
    引发三点思考的相应的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B.价值;C.奋斗。
    2.这说明世界上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人。(学生谈不透时,教师可引导: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什么不举狮子、大象等庞然大物,只说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这样排序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于生命自我珍视、生命的诞生和生命活动。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A.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B.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C.珍惜生命、时间,不懈努力。(举例要切合课文内容,例如雷锋的例子切合第二点思考;张海迪、桑兰等又较切合第一点思考;而作者杏林子、张海迪又较切合第三点思考。)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由学生质疑,教师可参与讨论,适时指导。(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点拨。
    大屏幕投影问题(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1.课文中先说小瓜苗“长出小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后边却说“它仅仅活了几天”,两者是否自相矛盾?
    (引导回答时,有两个切入点:①为什么能“茁壮成长”?②为什么死了?)
    2.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目的是什么?
    (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3.如何理解“从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4.“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
    四、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同题文章《生命生命》(美国克伦·沃森的作品)。
    思考问题: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进行比较,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完全可以尊重各人不同的爱好。要求回答“为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借此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课文从三个事例引发三点思考,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
    2.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注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比较强。
    五、小结。
    身患顽症的杏林子从寻常小事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学习这篇文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多结合自己的实际共同探寻人生的哲理,教师多给予激励性评价,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