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稿

  2009-04-30 15:12:18  
《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下面,我将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及学情 《马》节选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着作《自然史》,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下面,我将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及学情        
    《马》节选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着作《自然史》,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得生活的马”的赞美,对被人养育、供人驱使的马深表同情;《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学习重点,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动物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再加前接触过说明文,对这种文体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让他们把握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并不难。但是由于学生生活在城市,对马这种动物并不了解,同时,文中对于家马的一些观点也是学生想不到的,所以,教师应在拓宽知识面和挖掘文章的深意上对学生多加引导。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独立识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在写作时,能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丰富表达的内容;据此,我确立了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整体感知马的形象及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品位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为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深入思考,我确定了教学的德育目标: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应善待动物,珍视生命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本课既是科学小品文,又是优美散文,适于朗读;课标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及意义;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中作者的有些观点难于理解,据此,我确定了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文章内容;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文中“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的观点。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课标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1.说教法。
    (1)朗读品味法。  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一定喜欢,但文中的一些语句及作者的某些观点,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用心朗读体味是领悟不到的,通过朗读理清作者思路,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个性化的品评感受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主旨。
    (2)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中的朗读课文,评价优美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等环节中,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先给予示范,抛砖引玉,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情绪。
    (3)指导归纳法。  在教学中的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章“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主旨这些较难的问题中,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后,给予归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说学法: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阅读者的感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我采用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赏析、自主感悟的方法。
    另外,我给学生总结了学习科学小品文方法,先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说明思路,抓住事物特征,接着品味优美词句,最后,提炼文章主旨。
    五、说课时
    本课是自读课,我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说教学过程
    在让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我设计了六个教学板块:
    积累知识,激情导入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赏析写法,品味语言
    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说出收获,归纳小结
    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一)积累知识,激情导入:
    (多媒体课件显示《八骏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谁来说说这幅画的名称?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马,不仅是画家的宠儿,也是文人墨客的爱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人性光彩的马吧!(板书:马 布封)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难点
    2.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已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2)两种马在作者布封的笔下各有千秋,请同学们再结合文中作者对马的生活描绘,论说你喜欢家马还是野马?
    例:我喜欢家马,因为他驯良而勇毅,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甚至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野马,因为他像典雅高贵的绅士,你看它们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更不屑于和对方搏击,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
    (3)那么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三)赏析写法,品味语言。
    1.作者在写马的美貌时,又写了其他七种动物,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作用时什么?
    2.文章语句优美用词准确,请你从文中找出你认为作者用的好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例:我发现“教育”用得好,好在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人类对马的驯养(四人小组探究后,全班交流。)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有人说,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是人类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五)说出收获归纳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六)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学习本课,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七、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本着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清晰、美观、提纲挈领的反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马
    布封
    家马:驯良——同情         善待动物
    }                                                                       野马:自由——赞美         珍视生命
下一篇:天上的街市
上一篇:一个人的遭遇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