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6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消息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2理解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的写法,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www.3edu.net)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两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章气势,学习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两则新闻,把握住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
2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讲解关于新闻的一般知识
(1)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 综合新闻 典型新闻 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 新闻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3) 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其中标题 导语 主体是必有的背景 结语可有可无
(4) 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
(5)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二)分析课文 学习阅读消息
1 介绍背景
1949年处,淮海 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 分析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的时间地点 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3 自读课文,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
4 学生讨论分析新闻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从作战兵力、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3 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根据中 西 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
时间
地点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讨论下列问题
(1)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为什么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渡江作战在前,所以先写,中西路军所与敌情相似,抵抗较小,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3)分析详略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比较重要,为什么反而写的更简略呢?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关于中路军的介绍
为什么详写东路军
东路军战斗最激烈,敌人又将其防线修筑的最巩固,只有把着一路的作战情况说清楚,才能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气势
(4)讨论主体的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例:第三句“突破安用庆”“渡至”找出其他体现语言准确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叙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关于新闻
1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3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4表达方式 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
分析课文
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兵力 战线长度 战况) 总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分
课后作业
最近,学校或班级有什么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吗?请运用本文关于新闻的写作知识设计一篇报道的标题和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