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1

  2009-04-30 15:02:48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1《梦溪笔谈》二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2、 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3、 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一、过程与方法1、 生自主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1

《梦溪笔谈》二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

2、  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  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一、过程与方法

1、  生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  分组学习,相互质疑,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3、  师生互动,欣赏分析,教师和学生相互问答,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4、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二、作品主题

《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以虫治虫》给予我们“生物防治”、“环保”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学习《梵天寺木塔》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成就,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了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并点评准备材料,准备得最详细。

三、学生自主学,疏通文意。

1、  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

2、  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

(1)字音、字形部分:

(hui)    (rang)    (fan)    (qu)    (qie)    (lu)    (yi)    (chai)

(2)字义部分

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其:代词,它的

(3)语段意:(重、难点)

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未布瓦,上轻,故为此。

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

人皆服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三、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在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学生交流互读。

五、布置作业

1、  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

2、  背诵课文。

3、  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作业检查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10、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要点: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

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