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009-04-30 14:56:45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



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



忧郁 向往 瞬息



(二)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次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



(一)思路:



第一节,开宗明义,否定了面对生活的欺骗而产生的消极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说明了正确的态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第二节:说明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欺骗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要向前看,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是幸福、美好的;艰难困苦、痛苦悲伤带来的忧郁只是暂时的。



(二)思考:



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交流自己读诗的体会:



提示(总结时):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心急,不要悲伤,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应永保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



一、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二、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黑字的音。



伫立  涉足  萋萋  诱人  幽寂  人迹



(二)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提示:



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提示: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4.反复朗读全诗,理解、体会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提示: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和探索,这在文学创作中用的是象征手法。



5.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



提示:



“路”象征着人生之路事业和前途,“荒草”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曲折、坎坷。“足迹”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奋斗。“落叶”可理解为在探索和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挫折、坎坷……



6.反复品读全诗,你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反复朗读这两首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作者邮箱: shuilian2121221@21cn.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