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课文说明

  2009-04-30 14:01:52  
《盘古开天辟地》课文说明 一 上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看见一些自然现象,像日月出没、电闪雷鸣等,得不到解释,以为有“神”在支配,就创作出了神话。神话最初是口头流传的,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观念;神话里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类对战胜自然的信念和向往。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写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盘古开天辟地》课文说明

 一
   上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看见一些自然现象,像日月出没、电闪雷鸣等,得不到解释,以为有“神”在支配,就创作出了神话。神话最初是口头流传的,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观念;神话里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类对战胜自然的信念和向往。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成形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思考着这些问题,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巨人盘古这个英雄形象。
   作者将古代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资料收集起来,加以综合整理,按照盘古开创世界的过程改写成了这篇通俗生动的神话故事。


   改写后的神话,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情节丰富而生动。
   神话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从混沌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万物的产生,条理分明。
   先写混沌初开。巨人盘古在一片混沌中孕育、成长,醒来时,眼前模糊一片。他顺手抓来一把大板斧,用力一“挥”,天和地就在这挥动之间被分开了。
   再写天地成形。天和地虽然分开,但盘古怕它们再合上,就“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和地的变化不断变化,直到天地基本成形,他也倒下了。在这里,作者极写盘古的高大:或用数字,“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或用比喻,“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向读者展示了盘古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
   最后写天地万物的产生。作者一连用了12个“变成”,把自然界的万物与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联系起来,想象夸张而奇特。
   文章在叙述宇宙起源时,时间的推移交代得很明确,如“很多很多年以前”“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这样又经过了十万八千年”“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等,不仅显示了宇宙产生的漫长过程,而且使得全文条理清楚,脉络十分清晰。


   作者在改写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按照神话本身的样子,而是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
   比如关于宇宙起源,古书上只是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作者并不是单纯地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关于混沌初开,作者想象是盘古用一把大板斧劈开了世界;关于天地的成形,想象是盘古“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地不断增长,经过漫长的岁月而逐渐成形;关于自然界的一切,作者竟想象是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的:雷霆、太阳、月亮、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江河和道路等等,无一不和盘古的身体发生了联系,无一不是盘古的化身。真是想象到了极点,令人叹为观止。
   想象本身也使盘古这个英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更加丰满。在万八千岁的漫长岁月中,盘古怎样“生其中”呢?作者想象他“呼呼地睡着觉”,在睡觉中孕育、成长。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天地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呢?作者想象盘古醒来后,“闷得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很“生气”,这种心理描写不仅赋予盘古人的感情,使这个形象有血有肉,而且也说明了开辟天地的原因。于是,盘古“抓”过来一把大板斧,“用力”这么一“挥”,这几个动作,把这个英雄形象写活了,就好像站在读者面前一样。下边写盘古“头顶天,脚踏地”,写他“直挺挺地”撑在天地当中,写他“孤独地”站在那里,都赋予了盘古以普通人的感情,使得这一形象丰富生动,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