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一.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结构
2. 体会作者在说话语气及词语的运用
二. 教学过程:
1. 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篇关于香港的声明,所以也属于政论文。
2. 文章思路
总论:明确的基本立场,三个问题:主权问题;管理问题;过渡问题
问: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来提出问题?(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述:就三个问题阐述观点和立场
(1) 主权问题不能讨论。
从收回的范围,时间及决心予以确认
(2) 管理问题取决于政策。
正面论证:现行制度和法律可以保留,只做适当改革;要同香港各界人士交流意见;中英两国进行友好磋商。反面论证:如果
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3) 过渡问题要进行磋商
我们不怕出现波动甚至是严重的波动,我们会勇敢的面对;但我们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友好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总结:建议达成一个协议。
3. 学生讨论
文章正文在讨论三个问题时的排列次序能否更改,为什么?
4. 给出另外两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和江泽民的〈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的讲话〉,要求学生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
作比较,认真体会本文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