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钟的溜达激活课堂
四分钟的溜达激活课堂梁少媚
新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要求里面有一点提到:结合学习语文,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对于这一点,不但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灵活运用,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指导思想影响下,在教学中的偶有一得。
在人教版第一册的标准试验教科书里有一篇叫《小熊住山洞》的文章。课后有这样一个读读说说的练习:
一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一棵 一棵棵 一棵棵高大的树
一个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只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完上述的两个例子后,我就引导学生用"一个"、"一只"还有其他的数量词来仿照例子练习说话。我先讲了几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学着说。学生回答的内容范围很窄,反应冷淡,有部分学生则爱理不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看到这种课堂气氛,我心里很焦急。我环视了一下课室,看到课室后面放着一排塑料小圆凳,我马上跑到课室后面,叫全班同学都跟着我向后转。这时,那些爱玩的学生都停下了手上的"玩意",个个都向我投来审视的目光,我站在凳子旁边,指着凳子说:"这些可以怎样讲?"学生马上灵机一动:"一张张圆圆的凳子、一张张蓝蓝的凳子、一排排整齐的圆凳……"我又立刻说:"看看我们的课室,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例子吗?"有的学生看到黑板上有一面国旗,就兴奋地喊出来:"一面面红色的国旗。"我问其他学生对不对?都忙着在课室里找例子的学生都说:"对!"我再次问真的都对吗?这时学生的小眼睛才再次集中到墙上的国旗,纷纷说起来:"不对不对,我们课室只有一面红旗,不能说'一面面',只能说'一面红色的国旗'""如果还是在这面国旗上找例子,能找到吗?""一颗颗黄色的星星"很多学生都齐声回答。"刚才有学生提出'一束'与'一束束'有什么区别?通过这个例子,你们能讲讲'一面'与'一面面'的区别吗?""能……"
以课室的事物为例子的练习继续进行着。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你看看那漂亮的灯笼--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灯笼。"在这位学生的提醒下,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校园。这时,我才注意到我们学校由于前两天搞了一个艺术节,校园里到处都张灯结彩,彩旗飘飘。我不禁想:多么活生生的例子啊!我还从哪里找呢?我突然想起新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要求里面有一点提到:结合学习语文,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我的脑海里闪出一个超出常规的想法:让学生马上到校园里观察找例子,但又担心影响其他班同学上课,犹豫片刻我就对学生说:"现在给你们五分钟,你们跑到校园里找例子,找到了就马上回课室坐好,我们来一场比赛,看谁能最快找到最好的例子。比赛规则:不能发出声音。"学生的热情高涨,老师一声令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向操场,我看到学生的眼睛都在校园里扫射,两分钟过去了,有几位学生跑回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找到了!"我马上把食指放到嘴边"嘘……忘记了规则了吗?"几位学生也马上做了这个动作,轻声慢步地走回座位,端端正正地坐好。由于这几个学生做好了榜样,学生回来时的脚步都特别轻,就怕发出声响。四分钟过去了,全部学生都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地坐好。学生汇报时,内容很丰富:一束束五彩缤纷的彩带;一面面五颜六色的彩旗;一个个形状不同的运动员雕塑;一个个像红脸的石榴;一个个寻找例子的同学;一朵朵美丽的白云;一棵棵像巨人的大王椰……下课铃响了,还没有发言的学生都涨红了脸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例子。"我说:"好好好,我们下课再说。"下课了,一个个学生还兴趣盎然地围着我来讲他们的发现……
四分钟的溜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四分钟的溜达,激活了课堂;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去,重视生活,体验生活,这就是新课标给我的新观念。我突然想了法国艺术家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啊,老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这样才能与新课标更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