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成长
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成长吴柳梅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地,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是啊!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世间的。这是我从《常识你的孩子》这本书上读到的话,当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撼动。同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一直以来,我的教育之所以事倍功半,原因大概就在此吧。
我决定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坚持全面开展赏识教育,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过程,我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赏识班队课、无批评日、优点卡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一年来,我班孩子在赏识氛围中的种种表现,无不证实了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
一 赏识,帮助孩子建立了自信心
我班有个女孩名叫连逸青,思维活跃,口齿伶俐,唯一的缺点是做事没有持久性。有一阵,为了她连续几次的粗心,我批评她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女孩沉默了!这一周,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日记:"……面对您严肃的目光,我真有些害怕,难道我真的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我知道您对我很失望,说实话,我也很讨厌自己……"看着这消沉的语句,我知道自己的教育走入了误区。思考良久,我提笔在她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没想到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你伤感了这么久,真对不起!其实,我一直很欣赏你能言善辩的口才,但我更相信你会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对吗?"短短的几句话解开了孩子心头的结,连逸青又开朗了,而且真的越来越心口如一了。
卫淑冬同学偶然间关了一扇欲撞同学头的窗子,得到了我撰写的优点卡,从此,她成为一名关心班集体的细心女孩;吴家欣同学因主动清扫楼梯受到劳动委员表扬后,成了我班"探照灯"小队(我班检查同学们常规活动专设的小组)的出色队员;陈键朗同学在老师的肯定下刻苦练习朗读,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经常在班上主持队活,还被学校挑选成为"小记者广播站"的一员。在赏识的目光下,孩子们感到自己在班级里不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因此他们抬起头,挺起了胸,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二 赏识,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和命运。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因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而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由此可见,责任感多么重要。
在赏识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班上有多少独立上学的孩子,表扬他们对自己负责;其次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对家庭、对父母关心的情况,并加以肯定;最后赞赏他们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乃至对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
"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我班每个孩子追求的目标。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学期初,学校改变了以往的吃早餐的方式,改为由教师把早餐送到班上,让同学们在班上一起吃。负责的林老师做家务时不小心扭到了腰,这天,班上的几个高大健壮的男同学跑来跟我说:"老师,拿早餐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这几位平时不大懂事的懂得为老师分忧了;担心的是:这几个小孩子可以吗?看到我怀疑的眼神,一位同学说:"老师,放心,我的力气大得很呢,我们还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锻炼,这样老师你总该放心了吧。"看着他们热情的、祈求的目光,我这作为老师的怎能抹杀他们为同学们、为老师做点事的机会呢?
在赏识力量的促动下,孩子们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着关心爸爸妈妈,并能坚持每天收看电视新闻。
三 赏识,激发孩子追求创新
江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及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却极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陈少珊同学从小喜欢异想天开,十分好动。以前的老师这样评价她:很聪明,就是太不守纪律了。她爸爸也很伤脑筋:这孩子就喜欢捣鼓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要是把这些心思用到学习上就好了。学校实施优点卡后,小姑娘有事没事就爱往我身边钻,看得出是想讨好我,争得优点卡。如何发挥她的特长,让她如愿以偿呢?一个设想在我脑中一闪,"陈少珊,本周中队活动的内容老师有些想不出,你能出出点子吗?""当然!"结果,由她一手操办的中队主题活动"老师,谢谢您"获得了少先队员的称赞。捧着经过努力争取到的优点卡,她看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不得了。在宽松的赏识氛围中,孩子们的特长淋漓尽致地被挖掘、被发挥。"小导演"陈少珊、"小发明家"郑广志、"小歌唱家"李冰、"小播音员"连逸青一一被推选了出来。
四 赏识,促使孩子完善自我
每周四的班队课,是学校雷打不动的"赏识班队课"。短短的40分钟,孩子们畅所欲言。听!"连逸青写的《优点卡真好》被老师张贴出来了,多了不起,我十分佩服她!""昨天我身体不好,还呕吐了,是简朗锋主动扫干净了脏物,借此机会,我感谢他!""我赏识刘程亮,因为他居然能把《争吵》这么长的课文读得一字不差,肯定是回家苦练了好几遍。"
这些赏识的话语发自孩子的内心,蕴含着他们的真情实感。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仅自我激励,更能相互激励,不断地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我们尝到了赏识教育的甜头,赏识教育促使我班孩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我们深信,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无原则地表扬,而是通过赏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我将进一步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