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2009-04-30 20:12:33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难点: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郦道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难点: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的山水游记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柳宗元、宋代苏轼等人的山水散文,都曾受他的影响。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篇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解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断,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种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这篇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耐人寻味。

  (三)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2)播放应掌握字、词的幻灯片。

  幻灯片一:

  ⒈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遂 寝 藻 荇

  ⒉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⑶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正音、解词。

  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思下考以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二:

  思考题一: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用文中词语)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问题一:

  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

  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翻译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⑺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明确:

  第一层:(开头……相与步于中庭)叙事,交待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何夜无月……结尾)抒情,面对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慨。

  ⒉精读课文

  ⑴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三:

  思考题二: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词句可以表现出来?

  思考题三:文章第三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⑵学生思考、讨论。

  ⑶明确思考题二:

  “欣然起行”表现出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教师讲解:作者为什么会同时具有兴奋喜悦和寂寞两种不同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人陷害入狱,后经人多方营救才于十二月结案出狱,被贬官至黄州,身居闲职,而且还受到监管,过着失意的闲居生活。内心苦闷寂寞,于是放情山水,到大自然中寻求诗情,寻求精神的寄托。

  ⑷明确思考题三:

  课文第三层,作者连发两问,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

  这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

  ⑸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

  ⑹播放写景语句的幻灯片。

  幻灯片四:

  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

  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⑺学生思考、讨论。

  ⑻明确写景语句的妙处。

  ①句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②是作者的反应,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其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③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其妙处在于: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前者突出月光的“空明”之色,后者突出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

  ⑼指导学生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散文。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看似浅显,却别有情趣,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心境的?
(五)板书设计:



下一篇:闲情记趣
上一篇:核舟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