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2009-04-30 20:02:45  
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教学目的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白马篇》外在美和内心美的和谐统一。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  了解三首诗分别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教学目的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白马篇》外在美和内心美的和谐统一。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

  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点拨法。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4、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你们想象中的横戈跃马、驰骋沙场的俊美英雄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关的三首诗。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初读两熟诗,消除文字障碍。

  (2)内容与形式总理。

  (3)再读,概括两首诗的内容及形式特点,讨论后明确:

  《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而《归园田居》诗,则通过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作者的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

  2、具体研习,突出难重点

  (1)《迢》诗共10句,分三层研习。

  A、前四句,由远及近,由景(牵牛、织女星)到人(织女)。

  注意对"迢迢""皎皎"和"纤纤"等词的分析。

  B、中间两句,由事(不成章)而人(零如雨)。

  C、重点品味最后四句。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别离之情最是难以派遣,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遂成为哲学上文学上永恒悲剧的意象。难怪有人评价,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物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2)《归园田居》的研习、品味。

  A、让学生找出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希望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然后自行欣赏、品味,在点拨中板书:误落尘网、鸟、池鱼、樊笼等词。

  B、找出描绘平平常常农村生活图景的诗句,领会其美之所在。

  C、重点品味: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轻快而自由。房前屋后,桑绕房舍,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深人静,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着声入梦,一觉醒来,不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振翅高飞,引长鸣于桑数之巔,多么怡人的风景。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3、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4、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第二课时

  一、题解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2)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先写少年的装束,再写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板书:装束、外在美。

  后半部分先写参战之快,再写作战之勇,然后揭示其内心美。板书:征战、内心美。

  2、具体品味,把握重点难点

  前半部分赏析分四步:

  (1)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看似写马,实则写人。俊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2)"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仅次一句,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3)重点赏析:

  A、内容概括: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B、表达作用:此八句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又为后半部分写"游侠儿""捐躯赴国难"的英勇行为作好了铺垫。

  C、艺术手法及其作用--铺陈。

  (4)重点句品味:

  "写少年英雄身手比"猴猿"还要"狡捷",气势像"豹螭"那样勇。

  后半部分赏析:

  (1)"长驱蹈凶奴,左顾凌鲜卑。"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过征战、蹈死不顾之勇。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2)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

  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的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

  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三、课堂小结

  四、本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1)默写《迢迢牵牛星》和《饮酒》

   (2)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