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伶官传序

  2009-04-30 19:58:30  
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

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吗?

一丝灵感的火花从我心头闪过……

踏着铃声,我走进课堂。

我在《疱丁解牛》的标题下写了几个年代:公元908年、912年、926年。提了第一个问题: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年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莫名其妙,怎么出这样怪问题?学生多少有点奇怪,有人脸上露出惊疑之色——我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学生紧张着看书,可有几个人看着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请学生看注释,再请他们推算。

虚惊一场,原来是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结果很快出来了:908年是17岁,912年是21岁,923年是32岁,926年是35岁。

我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几年里,在李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书上的原句来回答。

学生在字句中寻觅,时而低声交换着意见。气氛紧张而不乏活泼,热烈而不失秩序。

一切都在预想当中,我似乎看见那把无形的牛刀正顺利地运行。

一学生指出了:17岁时,接受三矢,继父遗志。我立即让学生齐声朗读:“其后用兵……负而前驱。”铿锵的节律中,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结合注释,又有学生指出:21岁时“系燕父子以组”(灭燕);32岁时“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这里,我简单地插说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的情况。让大家接着找出35岁时发生的事。

一学生完成了任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请一位声色淳厚的学生,用缓缓的节奏,读:“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

课堂上一片寂静。在凝重的气氛中,我让学生静思两分钟,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的悲惨情景,并和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进行对照比较。

在这无声的寂静中,学生心潮翻滚。

我不失时机地把问题引向深入: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这一盛一衰,它的关键是什么呢?

水到渠成。学生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的论点就这样鲜明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接着,大家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呼应论点的结论:“忧劳……亡身。”

课文到这似乎可以结束了。下课的铃声快响了。

我要让课文在高潮做结束,我要在结束前再掀起一个波澜。

出其不意,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这件史实,是为什么呢?

一石击水,浪花四溅。涣散的心神重新聚拢。短暂的紧张思考,找到了作者行文目的之所在。

我请大家共同来翻译这个发人深省的句子:“夫祸患……岂独伶人也哉?”

在深深的感悟和警策中,我下课了。

 

附板书:

                                 伶官传序

                     时间            事件                      结论

908年              受命继志

(17岁)   (其后用兵……前驱)

              盛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得) (21岁)                              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盛衰之理          (32岁)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岂非人事哉

              衰    926年       身死国灭

            (失) (35岁)  (一夫……困之)            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祸患……也哉

 

                                   

说明:本教学设计一般适用于开公开课,一节课完成。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