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学设计3

  2009-04-30 19:48:29  
《雪》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2、 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3、 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4、 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二、 教学重难点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雪》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          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          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4、          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

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请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及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二、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的附文,说说你对这篇课文不懂和搞不清楚地地方还有哪些?

 

 

三、     文本探究

1、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3、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1-3段。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1)、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4、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4-6段。

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继续文本探究和研读

    1、

1、          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较难)

从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资料佐证: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道:“站在沙漠上,看看飞砂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的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

在奋飞之际,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这种寂寞,更凸现出坚守自身的可贵。这也正是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甘于不被理解,义无返顾,决意向死而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

      2、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3、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二、关键语句的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蕴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四、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五、对比阅读

《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鲁  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江南无雪

我居住的江南小城,一年里四季分明。立春过后,一场如酥的细雨刚下过,冬眠的小草开始露出碧绿的媚眼;夏天,赤日炎炎,有高大的梧桐树撑起遮阳的绿阴;立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那梧桐叶先是泛黄,再成古铜色,然后一片一片地飘落,冬天很快就要到了。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关于寒冷与飘雪的记忆。

冬至一过,凛冽的北风一日紧似一日。向晚,暮色越来越重了,街上除了少数几家摊店尚在营业以外,平常人家都早早关上了房门。肆虐的寒风被我关在门外,却从日晒雨淋的祖居老屋开裂后的木板缝隙里钻进来,依然呼呼作响寒气袭人。这时父亲就会买回几张白色的道林纸,裁成一条一条,调好了浆糊,让我帮忙着一起把能够封死的缝隙都粘上了纸条,准备过冬了。可是,家里没有酒,没有烧着木炭跳动着温暖光焰的火盆,当然也没有一种闲情而围炉夜话———那简直是冬日里的一种奢侈。

有时,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摄氏)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那雪,果如所料,说下就下了。不一会儿,先是“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像音乐家灵巧的两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动听!上初中时读过一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能背诵,说是“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拟物状态,觉得妥帖。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现在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如果真的下雪了,“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只能眼见而听不见声音的。所以那时的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因为雪地雪景总是孩子欢乐的天堂。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是我无法以藏在黑夜阁楼的心情而全部地领受的。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和在我耳边的哝哝絮语———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在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即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在那洁白的棉被底下,却隐藏着春天的消息,隐藏着农家的喜悦,也记录着我和伙伴们在那上边打滚的昨天……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淡漠到了生活中没有雪的日子也没有往心里想过。可是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当然也向往“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鲁迅《雪》)还要用皂珠或龙眼核给他做眼珠,还要从母亲的化装奁中偷来唇膏涂在他的嘴上……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曾经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江南凝云而且灰暗的天空下,已经多年没有雪。如果,“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雪,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经历。后来,孩子又问:“爸爸,冬天怎么不下雪了?”

  “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那年冬天,我去四季如春的昆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竟纷纷扬扬下起大雪了,冻得毫无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站在玻璃窗前欣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雪景。本该有雪的地方没雪了,不该有雪的地方却下雪了,你说,老天怪不?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冰山融化?地球趋暖?四季不再分明?“厄尔尼诺”现象?—我回答不上。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也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如果还有兴致,明早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什么时候,我们还能见到飘雪的日子?—不是在回忆中,不是在梦中,而是凌晨推门,眼前一亮:银世界,玉乾坤,天与地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