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3

  2009-04-30 19:39:46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想: 本教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情景教学”作为指导的思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想: 

  本教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情景教学”作为指导的思想,通过善设、再现诗的意境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把课堂延伸至课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本课的关键。设计了几种新的朗诵方法和教学方法,体现了诗词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 学习生字词,查作者相关资料等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

     由一学生讲述童年趣事

   二、前提测评

    找学生讲讲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多媒体展示简介作者生平 

    展示以下生字: 阙(què)  琼(qióng) 绮(qi) 胜(sheng)

   苏轼(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三、导学达标

  (一)、导入: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同学们,你们家过中秋有什么习俗吗?古人过中秋喜欢吟诗赋文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为我们后人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二)、初读课文    呈现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1、全班自由朗诵一遍. 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

   2、划分朗读节奏

    3、反复、朗读体会情感。(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

    4、展示朗读技巧,全班模仿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注意语速、重音。

   5、学生单人配乐朗读,教师点拔。

   6、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三)、了解写作此词的背景帮助理解作者的情感。

   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四)、品味、赏析词的内容. ( 重点) 

整体感悟: 

    1、展示思考题: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2、听王菲演译这首词的MTV歌曲(http://www.yongfeng529.8u8.com/mtv/mtv-10.htm)在歌中展现画面,

   3、感染学生,引发无穷的想象

   4、学生初步谈感想,鼓励个人独到的见解。

   5、 重点赏析 

   1、 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2、 发挥想象描绘词的意境。(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3、教师点拨难解的字词或投影出来。) 4、 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A、这首词中你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B、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心中的天宫是怎样的?他向往那美好的天宫吗?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想的,觉得天上好还是人间好?如果真有天宫的话,你愿乘风而去吗?为什么?   C、 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原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惟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D、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交         融)                             

   (五)归纳小结,投影板书主题:这首词中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实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终是理智摆脱情感困扰,表现出诗人那热爱生活、执着人生的情感。     (活动形式: 小组讨论, 选派代表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    

   (六)(每个人对诗词可有不同的理解、想象和创造。美好的诗词意境引发人们无穷创造。有的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用文字来表达。)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制成配图卡片或写下来。投影一副《苏轼对月饮酒图》, (事先布置预习作业)    (教师配乐示范朗读自己改写的范文,以引起学生想创作的心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范读)(选配古筝曲目《西厢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改写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七)能力迁移。 你试发挥想象说说下列诗句的意境,理解诗中的感情。 

 1、 海上生明月,2、 天涯共此时 

 3、 举头望明月,4、 低头思故乡

 

四、目标 检测

背诵和理解这首词

五、.布置作业. 

1、改写这首词或绘成图画。 2、背诵整首诗, 直到会准确默写  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 4、背诵这首词。 5、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六、板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1、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 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2、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教学过程是初步构想,上课时可灵活处理。)   

    六、  备课后记 : 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重视字词句的理解的同时,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想象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活跃、由于教学内容较充实,学生由于个别分析能力局限,讨论时间在保证充足情况下,后面教学环节较紧凑,结尾匆促,日后注意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邮箱: wei19702002@163.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