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2009-04-30 20:19:00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l、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

   l、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四)美痛渗透点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景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帅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其不同

  3.与以前学过的古文比较,体会寓情山水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二)整体把握

  作者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O五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永州八记”特为著称。本篇为“八记”三首,领起其余诸篇。篇中从“始得”二字看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第一节先写末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恰,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第二节写西山的实游之乐。

  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文本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四)总结、扩展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一篇抒情散文。

  (五)而置作业

  1.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为监察御史里行(御史见习官),顺宗继位,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永州八记》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谭记》《钴()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谒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八记各自成篇,又连成一个整体。在八记中,首篇与末篇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遭受迫害,远谪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愤慨心情。


探究活动

——“而”字的作用

  “而”在两个词语之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而”字在本文出现了15次之多,意思不尽相同,请一一例举出来,并逐一加以解释。

  参考:

  施施而行(表修饰关系)

  漫漫而游(表修饰关系)

  披草而坐(表承接关系)

  倾壶而醉(表承接关系)

  卧而梦(表承接关系)

  觉而起(表承接关系)

  起而归(表承接关系)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表转折关系)

  穷山之高而止(表承接关系)

  攀援而登(表修饰关系)

  箕踞而遨(表修饰关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自远而至(表修饰关系)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转折关系)



下一篇:醉翁亭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