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故事两篇》教学设计

  2009-04-30 19:07:06  
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故事两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运用比喻和类比推理讲明道理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这一推理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辩证性。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于不凡的勇气和智慧,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辩论艺术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故事两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运用比喻和类比推理讲明道理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这一推理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辩证性。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于不凡的勇气和智慧,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辩论艺术的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要注意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语言,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语言的逻辑力量,并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亦可排演课本剧,让学生点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重点:学习比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解决方法:找优秀学生讲解,教师点拨。

  2.难点:比喻、类比对讲明道理的作用。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哪些地方可体现晏子思维的敏捷,他是如何巧妙攻击对方的。

  解决方法: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明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l.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3.表演课本剧,并组织点评。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辩论使人睿智,睿智使人语言犀利。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站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

  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学习《晏子》故事两篇,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

  (一)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

  以,因为;短,身材矮小;延,迎接,引进;道,通“导”,引导;于,您;睡,脚后跟;宜,适宜;辱之,羞辱他;坐,犯罪;盗,偷窃;赐,赏赐;诣,到……去;曷,同“啊”;固,本来;席,座具;徒,只是;其,它;然,这样;熙,同“嬉”,开玩笑;取病,自取其辱;焉,相当于“啦”。

  2.指定两名优秀学生讲解,各讲一则故事。第一则略,第二则详。

  3.小结

  第一段,写楚王君臣定计欲辱晏子。

  第二段,写晏子机智巧妙地折服楚王。

   4.突出重点(教师强调)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比喻证明“齐人到了楚国之后就变成盗贼了”这一论断,并通过推理证明“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结论,楚王无言以对,自嘲“寡人反取病焉”。

  5.如果晏子不使用比喻推理而直接和楚王辩论,结果会怎样?

  一开始,晏子便处于被动地位,如不运用巧妙的比喻,很难解围,因为晏子不能躲避问题,如他承认这人“盗”则说明齐人善盗;如否认,则使楚人瞧不起,稍不留意,晏子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如不使用橘、枳比喻,从而推出楚水土使人善盗,便不能转被动为主动,就不能削减楚王的嚣张气焰。

  6.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晏子是如何不卑不亢,巧妙攻击对方的?

  他抓住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由一个“固”字打开了缺口,表面回答楚王的问话,实则步步紧逼,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境地。

  (二)总结、扩展

  l.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国的具体原因姑且不问,但是楚王妄图尊大,无缘无故欺辱来使,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逞强霸道。晏子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而是关系到齐国的尊严,因此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他在蛮霸的楚王面前不卑不亢,从容镇定,针对楚王所持的口实,巧妙设喻,给以有力的反驳,而且乘胜反攻,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使民善盗”的帽子扣到楚国的头上,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表现了一位外交使臣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晏子折服楚王的话不长,却十分尖刻有力,主要是很好地运用了类比推理和比喻的方法。当楚王先发制人突然提出“齐无人耶?使子为使。”、“齐人善盗”的侮辱之词后,晏子神思妙语,或推理或比喻,句句设伏,步步逼近,终于胜利地折服了对方,显示了一位外交家所特有的应变才能。而愚钝逞强、目中无人的楚王被晏子预设的逻辑绳套牵着走,最终只有陷入羁绊,彻底服输。

  2.扩展

  辩论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应试教育的缺点:教育观念封闭;教育功能偏颇,忽略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表面;教育对象少数,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是选拨适合教育的儿童,被淘汰的学生过多;教育方式的机械,教师忙于满堂灌,强化训练,题海战术;教育评价单一,以升学为教育目的,以考试分数作为惟一评价标准;教育效益的近利,侧重于眼前既得利益,无暇顾及社会的变革要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

  八.布置作业

  1.找出这篇文章中的成语并解释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l)使狗国者从狗门人( )

  (2)使子为使( )(3)今方来( )

  (4)何坐( )

  (5)叶徒相似( )

  (6)其实味不同( )

  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缚者局为者也?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5)圣人非所与熙也。

  (6)寡人反取病焉。

  九.板书设计

晏子故事两篇

  事:晏子使楚

  人:晏子——聪明    楚王——愚蠢

  情节:使小门入;齐是否有人;谁善盗

  道理: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不肖使者使不肖主;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录晏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相传是晏子所作,实为后人根据晏子的逸闻轶事编写的。全书八卷(篇),包括《内篇》六卷(《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卷,共收录200多个简短故事。

  晏子(?一前500),名婴,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件相提并论。

—《译注析评古文百篇》曲树程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时了了

[南北朝]刘义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远礼有盛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日:“昔先君什尼与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图大踧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

  ②既通,前坐。( )

  ③远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④人以其语语之。( )

  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指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

  ①既通,前坐。( )

  ③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

  4.文举说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融的聪明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1.①拜见  ②已经  ③认为……奇怪  ④告诉

  2.略

  3.①宾语前置  ②判断句

  4.现在不佳

  5.略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