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2009-04-30 18:26:44  
《论语》六则《论语》六则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教学重点: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2.弄清实词的含义。教学方法: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

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弄清实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上背诵。(全班齐背,再个别同学分行背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文言文,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简炼、可读性强,用这种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思想财富,学习文言文,我们就能直接从他们的文章中得到启示。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背诵,所以大家要多读,读熟才能背。

正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谓(wèi),哉(zāi),

诲(huì),焉(yān),亦(yì),识(zhì)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为什么叫“子”呢?(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论语》和孔子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曾担任过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罢官,周游列国,终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学生再读课文,老师领读全文。

诵读前四章,教学步骤如下:

①齐读1~2遍②颂读并划分停顿③疏通文义④自由练习诵读(抽查个别学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学而时习之”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③]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2.“温故而知新”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章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章

这章形式与其它各章不同,是学生提问,老师作答。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谥号”: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据他生平的功业给他一个名字叫“……”,孔圉的谥号是“文”。

“谓”叫做,称为。 “敏”聪敏。 “耻”以……为耻(意动)。

“是以”因此。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作业]背诵全文六章,前四章会默会译。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前四章的内容。

5.“默而识之”章

“识”记。“之”学习所得。“厌”满足、厌倦。

“诲”教导。 (“厌”同“餍”满足)“何有于我哉”

〈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学生而又知厌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背诵课文

[练习]一~四

(要求):把课文间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写字义,两行翻译。


上一篇:短文两篇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