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2009-04-30 18:25:19  
马说
教 案
学 校 班 级 初二 教师
课 题 马 说 课 型 新授课 日期  
    1. 掌握本文中的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教 知识要 2.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求目标 3.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用法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马说


教         案 
学 校        班   级    初二    教师     
课 题    马  说    课   型    新授课    日期      
              1. 掌握本文中的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教    知识要        2.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求目标        3.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用法 
学             4. 了解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1. 鼓励学生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 
目    能力培养目标        2. 能找出本文的论点,并了解一篇议论文是怎么从正反 
                 两方面阐述论点的 
标             1.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 
     情感价值观           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2. 多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匹千里马(长处)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1. 难字,难句的译注 
教学难点        2. 一词多义的掌握 
         3. 议论文的论点,论证层次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扩展法 
教学用具    投           影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第一课时(译文)       
     一、作者介绍     学生要记在书上、  
     1.韩愈(765—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     笔记上。  
     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散文家、思想家、诗人。     必知内容  
教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    了解  
学    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表扬的、批评的、同情的) 经天纬地曰:文      
     3.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    课后自查  
过    苏辙、王安石、曾巩。      
     4.作者的背景简介    听讲  
      从而了解作者为什么能写出此篇《马说》      
程           
     二、解题       
      1.复习《核舟记》中“记”的文体, 《桃花源记》    回忆  
         多以记叙文、说明文为主      
      2.引出《马说》中“说”的文体,多以议论文、散文为主    了解  
      “说”指阐明事物、问题的文章,与“论”无大异,就是“谈      
      谈”的意思。 《捕蛇者说》(柳宗元)、《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三、通读课文     
    1.全班齐读一遍     
    2.找一男生读书     目的:纠正字音    读书 
    3.找一女生读书     目的:了解全文大意     
    4.讨论问题:    明确寓意 
     (1)千里马指什么?   明喻:人才     
教     (2)伯乐指什么?     明喻:识人才的人     
      总结: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     
    才的人的。     
         
    四、译文第1段     
    1.全班朗读第1段     
    2.重点字词:世、故、祗、称、而、于、以     
      然后:这以后   辱:辱没  相马:察看,仔细得看    划书 
学      奴隶人: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     
      骈死:成双成对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枥: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     
    3.每人译一句,先译重点字,再译整句    自译 
       不对的,可及时订正     
    4.再全班齐读     
    5.找一学生整段译文     
    6.总结段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过                 伯乐难得,致使名马埋没。以伯乐喻知己的人     
         
    五、译文第2段     
    1.全班朗读第2段     
    2.重点字词:或、而、且、见、欲、食、之、也    划书 
      石:计量单位     是:这,这种     安:怎么     
    3.每人译一句,先译重点字,再译整句      
       不对的,可及时订正    自译 
    4.再全班齐读     
程    5.找一学生整段译文     
    6.总结段意: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千里马不遇伯乐,才志难伸 (伯乐不常有)     
              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论点的反面论证     
         
    六、译文第3段     
    1.全班朗读第3段     
    2.重点字词:策、道、通、执、临、材、邪、以    划书 
       其     其真…其真…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3.每人译一句,先译重点字,再译整句      
       不对的,可及时订正    自译  
    4.再全班齐读     
    5.找一学生整段译文     
    6.总结段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说明“食马者”的“不知马”,这一段与“千里马常有,     
教       而伯乐不常有”的论点呼应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     
    一、先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字词    复习 
        用投影的方式,  内容是: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     
         
    二、逐段分析文章,并背诵     
    (一)1.先齐读全文    熟悉课文 
学    2.提出问题,然后再读第1段,回答问题     
             问题: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有对马的认识?     
           (1)一般的马是这样    讨论 
           (2)对千里马来说就不是     
    3.引出板书——伯乐与马     
    4.试着背诵第1段    背诵 
         
    (二)1.提出问题,读第2段,回答问题     
过       问题: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讨论 
         (1)常马是吃饱了的,而千里马是没饱的。     
         (2)没饱当然不如吃饱的了,本领不能发挥。     
              正说明喂养不得法     
          2.引出板书——食马者与马     
          3.试着背诵第2段    背诵 
         
    (三)1.提出问题,读第3段,回答问题     
    问题:“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     
程    (1)排比。(2)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讨论 
        问题: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三个“马”是否一样?     
    (1)不一样,前两个是代词,千里马。后一个为句式整齐     
    (2)一样,都是千里马     
          2.引出板书——庸人与马     
          3.试着背诵第3段    背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三、总结归纳     
    1.本文的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讨论 
    2.怎样论证论点的?三段之间的关系?     
教       1段是论点,2段、3段是说明原因     
    3.写作意图?     
     (1)不在于论证论点,而突出“食马者”的“不知马”     
     (2)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不识、埋没人才愤慨     
学         
    四、扩展     
    1.学完课文,受到什么教育?有什么收获?    感悟 
    2.谈谈教师的感受     
       伯乐与马————教师与学生    讨论 
过       让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长处     
    3.教师的教授与发现学生的优点重要,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更重要。     
       自学的三种境界:王国维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感悟 
程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投影上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伯  乐     
板          发现            有          无         埋没     
                          正          反     
         
书    施展                  马               统治者     
               正     粟                  策     
                  尽      饱          天下    食     
                      不    反        无马        鸣     
设    食 马 者                             庸  人      
                        糟蹋          不识     
         
计         
         
         
         



下一篇:诗词五首
上一篇:说不尽的桥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