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群翔空》

  2009-04-30 18:17:12  
《鹤群翔空》《鹤群翔空》 目读导育  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匠心。  3.熟读课文,领悟故事中作者寄托的深层含义。  4.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受。  (解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作者寄托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鹤群翔空》

《鹤群翔空》

目读导育

  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匠心。

  3.熟读课文,领悟故事中作者寄托的深层含义。

  4.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受。

  (解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作者寄托的深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自读程序

  1.学生自由读,查工具书,除“自读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词语外,注意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飓风 飞飚 崩溃 翱翔 引吭高鸣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鹤群翔空的壮丽、鹤鹰之战的壮烈、救助伤鹤的感人。

  3.学生带着问题读。

  ①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领会作者寄托的深意。

  ②精段研读,体悟语言。

  思考:课文哪一部分最打动你?为什么?

  4.分组讨论,交流感受。

  5.表情朗读,读出情味。

  (解说:散文的阅读重在“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以学习语言为突破口,在诵读中体悟语言,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自读程序着眼于语言学习,教师范读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地融入课文所设置的特定情感氛围中。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解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精段研读,根据学生对语言的不同体悟,反复玩味。由整体到局部更有助于积累语言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讨论交流,在对话、辩论中展示学生思维的个性风采。)

  自读点拨

  1.作者简介。

  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东京。1912年发表处女作《海上浮舟》,带有明显的惟美主义色彩。后受夏目漱石等作家影响,开始冷静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创作方法转向现实主义。成名作《一个女人的犯罪》,表现出批判的锋芒。长篇小说《火山下》是他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最初作品。1948年发表长篇小说《新娘子和一匹马》,是一部反映日本现代农村生活、批判侵略战争的重要作品。江口涣的评论著作带有回忆和自传性质,主要有《我的文学半生记》《续我的文学半生记》《战斗的作家同盟——我的文学半生记后编》。

  2.主题说明。

  作者以鹤鹰之战为核心,以战前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为铺垫,以战后救助伤鹤为深化,表现鹤群强大的凝聚力,在强敌面前的那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的精神尤为壮烈,全文始终凸现了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在这里作者无疑秉承了日本民族的传统,以鹤喻指本民族。我们不难理解二次大战后,日本能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恢复并高速发展的原因。联系这一点,给我们的启迪应该是深刻的。)

  3.思路剖析。

  文章一开始由远及近描写了鹤群翔空的壮丽之景。鹤群队形在排头大鹤的引领下变化错落有致,整齐有序,令人惊叹。这里悠然轻松,美不可言,为下文惊心动魄的鹤鹰之战作了铺垫,以静衬动。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就在这时”苍鹰出现了,“静静旋转的鹤群”立即“崩溃”“惊恐”“慌乱”“混乱”。在“壮勇剽悍”的苍鹰面前似乎是不堪一击的,但是,“团结就是力量”,“鹤分为几群”,“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形成漩涡状”,苍鹰也“只能束手无策”。这是鹤群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外是如此的齐心,对内拯救受伤面临掉队死亡的“同胞”,又是何等一致。第三部分救助伤鹤出人意料,同样感人肺腑,作者把他所寄托的深意进一步深化。最后鹤群恢复如初,由近及远,向北飞去,照应了文章开头。

本文以“战前—战时—战后”为序,分为三部分:一(1~9)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二(10~16)鹤鹰之战的壮烈场面;三(17~25)救助伤鹤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也可分解为17~23和24、25两部分)

  4.写法解说。

  本文描写富有层次感,如第一部对鹤群队形变化的描写,淋漓畅快,确实给人一种“美不可言”的愉悦。语言明快,整散结合,富有节奏感,读来给人一种韵律美。用词精练准确,如迎战苍鹰时,作者用了“拧”“扑”等动词,充分表现了鹤群团结一致、誓死一战的决心。恰当形象的比喻修辞的大量运用,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解说:要把握作者寄托的深意,了解一些作者所在民族的风俗人情大有必要,也是开掘主题的依据。教师略加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品文的同时联系实际,畅谈感悟,收获会更丰富更深刻。)

自读思考

1.你心中的“鹤”与“鹰”分别是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本文中“鹰”的形象?

  2.第一部分为什么鹤群翔空描写得如此“壮观绮丽,美不可言”?

  3.阅读“自读提示”第一句话:“鹤群翔空,多么壮丽的鹤鹰之战,多么壮烈!”想一想这句话在表述上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4.整理自读感悟,以《<鹤群翔空>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

  (解说: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二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在语文课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答案

1.鹤是本文作者描写、赞颂的主体,寄托了作者的思想,鹰作为鹤的敌人出现,以其壮勇剽悍反衬出鹤的无畏和英勇。2.为下文作铺垫,以鹤姿的“美不可言”衬托鹤鹰之战的残酷壮烈,以静衬动。3.这句话可改为:“鹤群翔空,多么壮丽;鹤鹰之战,多么壮烈!”这样比原句句式更整齐,意思更明确,提示性更强。4.略。

(设计者:丁卫军)


下一篇:《鹤群翔空》
上一篇:《观潮》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