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 词两首教学设计

  2009-04-30 19:25:57  
小五 词两首教学设计词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二)能力训练点  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两首词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小五 词两首教学设计

词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二)能力训练点

  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自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二)疑点

  1、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作者为什么“忆江南”?

  3、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解决办法

  1、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读、多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板书:3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记江南》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教师补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同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

  (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可欣赏插图。)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忆江南》。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背诵《忆江南》(齐背、单独背)。

二、学习《渔歌子》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

  (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一名学生自愿当小老师上台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台下学生可以对“小老师”问难质疑,“小老师”解疑,若“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台下同学可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教师可引导、帮助。在生生、师生的相互解答、质疑中完善对这首词的理解。

  (着重理解“青箬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恰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这两首词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的美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首词,把它扩写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