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2009-04-30 19:14:07  
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下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拘谨 颀长 孔武有力 绶带 怯生生 着陆 熹微 寥寥可数 呜咽 闩门 悉意2.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2.学习寥寥数笔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下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

拘谨 颀长 孔武有力 绶带 怯生生 着陆 熹微 寥寥可数 呜咽 闩门 悉意

2.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学习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德育训练点

树立学生的和平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美国青年的智慧美和法国妇女渴望和平的理想美及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再通过比较,法国妇女前后两次答话的同异,法国妇女和美国伞兵的同异加深理解,最后用改述法(改变叙述人称复述)比较体会作者的构思匠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适当引导,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勇气”、“福气”的含义。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随堂练习。

2.如有可能,则准备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电视或电影片段。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反复阅读课文,抓主要文段、语句,讨论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吗?在我的记忆里,一幅支援前线的画面尤为深刻。男女老少,众多的百姓推着独轮车,冒着硝烟炮火、泥泞暴雨,将家中的所有、自己亲手所做的积极送到前线。

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看着这样一幅画面,品着元帅的这句话,我们能说什么呢?

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为了和平,为了正义,他们甘愿付出一切。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勇气》,便是展示人民的伟大的一篇作品,请大家仔细读,细细品味。

(二)明确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给加粗字注音

拘谨( ) 绶带( ) 怯生生( ) 着陆( ) 闩( ) 呜咽( )

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

颀长——身材高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熹微——日光微明

寥寥可数——非常少

悉意——全心全意

(2)把握文章段落结构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至“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讲述关于勇气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至文章结束。是“我”的感受。

2.再读课文,勾画重点文段、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明确文中的重点人物

美国伞兵、法国女人

(2)勾画重点文段、语句,分析两个重要人物。

美国伞兵

“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

“他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

“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舍。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对,还有最后的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这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战士,是法国夫妇给了他宝贵的生命,也是他们给了他更多的勇气。于是,他勇敢拼搏,屡建功勋。

法国女人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她是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把他带进屋里。”

“妻子呜咽,……”

“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的,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哦,当然啦。快!”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这是一个爱丈夫、爱孩子、爱家庭的勤劳女人,然而,她懂得“爱国、爱正义、爱和平”才是更大的爱。她为和平、为正义甘愿献出一切,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因而,她赢得了众多人的敬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3.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反复朗读,勾画重点语句

“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勇敢机灵的孩子。但是,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呢,是经常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2)领会文章的主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信仰。

4.学生活动。

试改用美国伞兵的口吻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然后比较一下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些什么变化。

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故事,是第一人称表述,特点是便于直抒胸臆,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课文主要是第三人称表述,特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总结、扩展

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请同学们结合时事,各抒己见,畅谈对“和平”的理解、认识。

(五)布置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