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品读

  2009-04-30 17:15:04  
审美.品读

----《三顾茅庐》教学片段赏析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周施清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一课。课堂上,周老师用美的旋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行为实践,使学生及听课的老师置身于愉悦的、个性的、创造的、审美的阅读教学之中。周老师“审美----品读”式的阅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审美.品读



----《三顾茅庐》教学片段赏析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周施清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一课。课堂上,周老师用美的旋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行为实践,使学生及听课的老师置身于愉悦的、个性的、创造的、审美的阅读教学之中。周老师“审美----品读”式的阅读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采撷其中的一个片段和同仁们共赏。

出示:▲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师: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觉得“谒见”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师:(惊喜并作疑惑状)噢,说说你的理由。

生:课前,我查过字典了“谒见”是指进见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

师:多有心的孩子啊!是呀,刘备是怎么样的人物?

生:他是高高在上的刘皇叔。

师:而诸葛亮呢?

生:他只是一个村夫,一个平民。

师:对呀,再看看他们的年龄,谁大?

生:刘备大。

师:你们猜猜刘备比诸葛亮大几岁?

生:一岁、三岁、十岁……

师:告诉你们吧!二十岁!(“哇”学生惊讶万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身份悬殊,年龄又相差那么大,那你们觉得“谒见”用在这里到底合不合适?

生:(此时,教室里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不合适,一生站起来说。)不合适,既然刘备地位比诸葛亮高,年龄也比他大,就不应该用“谒见”。我觉得可以改成“拜见”或“拜访”。

师:对啊,用拜见或拜访已经是很客气了。可刚才还有些同学认为是合适的,请站起来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我觉得是合适的,因为诸葛亮比刘备聪明。

生:我也觉得合适,因为用“谒见”更能表达刘备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敬佩。

师:(微笑着)多了不起的孩子呀!你读到刘备的心里去了。那从“谒见”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刘备呢?

生:珍惜才子的刘备。(诚心的刘备。求贤若渴的刘备。礼贤下士的刘备。……)

师:那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请你读出刘备的情感。

生:(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有的心平气和地读,读出了刘备的大将风范;有的有条不紊地读,读出了文质彬彬的刘备;还有的深情地读,读出了刘备的心之诚,情之切。……)

[赏析]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节课上,周老师俨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对话者了。教学中周老师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始终关注学生。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新的疑惑和发现时,周老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并允许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观点。“噢,说说你的理由。”“告诉你们吧!二十岁!”“多了不起的孩子呀!你读到刘备的心里去了。”这些看似普通而有平凡的语言,却正是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轻轻地一点拨,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教学片段也正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一理念。周老师巧妙地抓住“谒见”一词,由浅入深地品味文本用词之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谒见”产生的疑惑和矛盾,老师并没有急于作答,而是“欲擒故纵”,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几次对话之后,学生不但明白了课本中的“谒见”没有用错,而且通过“谒见”一词的感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高尚品质,感受到了文本中蕴涵的浓浓的人情之美。也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学生在随后的朗读中才能“百花齐放”,把刘备的话读得“有血有肉”,读出了情,读出了味,读出了神。




下一篇:赤壁之战教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