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
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走进对联》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2)感知对联的形式美。
(3)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2、能力目标: (1)尝试创作对联。
(2)学习欣赏对联。
3、情意目标:从对联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感知对联的形式美,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2、 难点:尝试创作对联,学习欣赏对联。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情感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游语文世界,走进对联,共同领略对联艺术的特有魅力。
(二) 显示活动流程以及活动目标:
活动流程:趣联故事—对联特点—对联简史—诗文名对—
春联连线—对联修改—对联创作—妙联点评—
佳联欣赏—课外积累—作文训练
活动目标:感知对联的形式美,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尝试创作对联,学习欣赏对联。
(三)学生讲述趣联故事: 1、三气富豪
2、如此贪官
3 、才华横溢
(四)对联特点展示: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五)介绍对联简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六)诗文名对填空:(初步感受对联的形式美、内涵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七)春联连线:(进一步感受对联的形式美、内涵美)
上联 下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心血勤浇栋梁材
人寿年丰家家乐 勤勤恳恳做园丁
生意兴隆通四海 书山万仞志能攀
兢兢业业育桃李 国泰民安处处春
人梯巧搭登攀路 财源茂盛达三江
学海无涯勤可渡 春满人间福满门
(八)对联修改:(再一次感受对联的形式美)
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使之组成对偶句。
1、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 望 东 南,建 几 处 依 山 楼 榭;
, 。
2、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改后为: , ;
鄱 阳 湖,绿 水 荡 漾,碧 波 粼 粼。
(九)对联创作:
1、对下联:
上联:读 好 书 乐 趣 无 穷
下联:
2、对上联:
上联: 是
下联:学 子 论 古 今。
3、对下联:
上联:绵 绵 春 雨 润 万 物
下联:
(十)妙联点评: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点评: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目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它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十一)佳联欣赏:
1、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2、心似平原驰马,易纵难收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4、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横:身居陋室--苏东坡门楹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薄松龄自勉联)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自勉联)
7、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8、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十二)课外积累:
收集优秀对联,丰富写作素材。
(十三)作业:
作文训练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要求:1、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言之有理。
2、总体构思条理要清晰,言之有序。
3、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言之有情。
4、字数不少于400字。
(十四)结束语: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