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腿与丑腿 (教师中心稿)教案

  2009-04-30 20:27:01  
美腿与丑腿 (教师中心稿)教案
富兰克林
教学目标
一、 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
二、 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
三、 理清思路,弄清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由于个性和成长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美腿与丑腿 (教师中心稿)教案


富兰克林
教学目标
一、 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
二、 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
三、 理清思路,弄清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由于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题:若是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
A.高价宝石     B、瓶盖     C、镜子的碎片    D、硬币
选A:“真幸运!”“真是不可思议的经验!”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无谓的灾害,你也是能乐在其中的类型。你的幸福指数是70℅。
选B:也许你自己不觉得,但是你其实有点悲观的倾向,不过,不妨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事物的观点,这么看来,你好像不太可能会看破红尘哦! 你的幸福指数是50℅。
选C:因为发现漂亮的东西而想靠近看看,结果却怕自己会被玻璃碎片割伤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这么悲观。你的幸福指数是30℅。
选D:你是很乐天的人,不过,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够随性地歌颂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数是90℅。
由于生活态度的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达官贵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罢,谁不想自己活得滋润些、幸福些呢?那么,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
1、 请同学们花几分钟时间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划出来
2、 理清思路
请一位同学概述本文行文结构,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本文共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人却得不到幸福。”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类的不同之处及其造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用“美腿与丑腿”的例子说明了怎样鉴定悲观者并为悲观者指明出路。
(投影)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类人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万物都有美有丑
2.两类人对事物的着眼点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三部分:怎样鉴定悲观者

三、再读课文,筛选信息
提问: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样进行阐述的?
分别找学生来筛选信息,找出观点。
明确:(投影) 
1. 观点不同,苦乐的心灵感受也就不同
2. 悲观者必须改变注意目标,去除恶习
3.悲观者不要再去注意别人的丑腿了

四、研究探讨,深入体会
提问:文章为何以“美腿与丑腿”为题?(投影)
本文是一篇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论文,文中作者的观点很清楚,提倡为人要积极、乐观、向上,批评了热衷于苛刻、怨愤和不平的人生态度。可是文章的题目却是“美腿与丑腿”,这与文章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富兰克林会用这么个“题不对文”的题目呢?
明确:在文章中,“美腿”与“丑腿”本是作者的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的两条腿,“一条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不见得真有这样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或者是说即使有这样的朋友,也不见得有这样的两条腿。作者用这两条腿只是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说明悲观者的人生态度,一个陌生人如果见面后只注意、只谈论他的丑腿而不注意他的美腿,那他一定是个悲观者,我们就应该注意慎重和他们这样的人交往。所以“美腿”与“丑腿”在这里就像显示气温的寒暑表和预示晴雨的气压计一样,成为了鉴定“乐观者”和“悲观者”的一副仪器了。
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但每一事物都有美与丑两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则是不幸的,那么“美腿与丑腿”就成了鉴别这两种人的“仪器”。用这个鉴别“乐观者”与“悲观者”的“仪器”为题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五、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投影)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酷爱自由和平,反对战争,痛恨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主张维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还经常探索许多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当时最渊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六、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小明期中考试考得很差,语文85,数学75,英语68,物理38,化学42,这几天他感到世界一片黑暗,前途非常渺茫,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作为小明的好友,你应该劝劝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请使用文中观点)
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位只见“美腿”而不见“丑腿”的人,他的“精神胜利法”值得提倡吗?
明确:这是一种盲目的不切实际的人生观,不值得提倡。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或者如台湾作家李敖所说的:我始终相信,涉及美丑范围,人的一生,可以只见“美腿”,而对“丑腿”避而不见;但涉及真伪善恶的范围,我们却不能逃避。我们不能崇真而不去伪,不能扬善而又隐恶。

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举例、比喻、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纲,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分析了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八、布置作业
结合作者的观点写一篇短文,谈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幸福。

[1]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