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2009-04-30 20:24:17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①注意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冠盖相属(zhǔ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

  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今有难(nàn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

  椎杀晋鄙(chuí动词 用铁椎打)

  矫杀晋鄙(jiǎo动词 假托……命令)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

  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

  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 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④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下】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⑤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   今:年长的人)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    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

       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

       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赢闻如姬你为人所杀

     3.难句解析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所以摺笔枪潭ň涫剑啊脑颉薄!耙浴保耙蛭钡囊馑肌H湟胱鳎海ㄎ遥┱允ぷ远嘏矢焦蠊嵛銮椎脑颍ㄊ牵┮蛭ㄎ胰衔┕佑懈呱械牡滦校芄患比酥选?/SPAN>

     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略“于(跟,同)”。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

     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内容主旨】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

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夹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

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

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写作方法】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

    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

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

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