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

  2009-04-30 19:55:44  
说“木叶”教学设计..
武汉市汉南一中 李艳芳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说“木叶”教学设计..


武汉市汉南一中 李艳芳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 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四、 自主研究 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作者邮箱: lyf741010@yahoo.com.cn

[1]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