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

  2009-04-30 19:22:37  
《琐忆》..

【教学目的】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括七次谈话的要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鲁迅的诗《自嘲》,学生朗读。
教师明确:诗中“横眉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琐忆》..



【教学目的】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括七次谈话的要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鲁迅的诗《自嘲》,学生朗读。
教师明确: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家较为熟悉:“怒目而视人民大众的敌人,甘心为人民(广大青年)作牛马”它是对鲁迅伟大人格的写照,表现了鲁迅热爱青年、蔑视敌人的高贵品质。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弢写的《琐忆》这篇课文(板书),文章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几次谈话,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显示出鲁迅深邃的思想、闪光的智慧和崇高的精神。
3、本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 周年而写的,作者唐弢,浙江镇海县人,学者、散文家。
(建国以来,人们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重在表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而忽视“甘为孺子牛”这一面,而本文却不同,着重写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
二、解题:
“琐忆”,“琐”:小而多。“忆”:选取的材料是作者耳闻目睹亲生经历的事,以小事来写伟大人格,本文写法的一大特点:以小见大,在选材组材上做到琐而有序、琐而有纲。
三、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四、概括要点:(七次谈话内容)
1、学生回忆概括要点的有哪些方法?
明确:①抓中心句
   ②抓中心词
   ③综合提炼
2、请学生看一看,本文记叙了自己和鲁迅的几次谈话?
明确:七次
3、结合练习2中的例子,概括要点。
方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2。
交流: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不一定要求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打出投影:给以明确(结合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和七次谈话的内容分析)
4、总结:提出综合提炼的重要性。
五、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问:文章的七次谈话内容是否很散乱?
  可不可以分类?
  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不散乱,可分类。
七则材料,前4则为一类,表现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平易近人。后3则是一类,表现对敌人的憎恨,体现出鲁迅的爱憎分明的立场。
依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示投影)这句话在结构上是全文的纲领,它为选材定了标准,使零散的琐事有了一定的围绕的中心,一个鲜明的贯穿线索,的确这句话是鲁迅伟大人格的体现。本文不仅选材,还是组材都服务于这一主旨,真正做到了琐而有纲,琐而有序。
六、作业:
1、找出文中的议论段落。
2、朗读体会鲁迅幽默讽刺的语言。
3、思考练习3、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有关语段,通过任务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文中议论语句,议论段落的作用。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概括要点的方法概述了文中七次谈话的内容,文章通过七件琐事,表现了鲁迅“平易近人,爱护青年”、“蔑视敌人,彻底斗争”的高贵品质。体现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这也是全文选材的一条总纲。
二、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精读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外貌描写:
(1)学生找,教师明确:第九节(齐读这句)
(2)这一句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移就”修辞,“象征”手法。
白描式的肖像描写,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表现鲁迅坚定、沉着、勇敢而顽强的战士形象,但这并不防碍他的平易近人,因为“能憎,才能爱”(爱憎分明)
2、语言描写:
(1)学生朗读第10节“鲁迅先生叹息说……浅点好”
这里“狮子、猪、羊、小溪和烂泥塘”各喻什么?引用的这些话有何作用?
明确:狮子--强大国家     猪、羊--弱小国家
   小溪--青年       烂泥塘--夸夸其谈的学者
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正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时期,自夸国大极其危险。青年人单纯、热情。虽然阅历浅薄,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的学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要好得多。有力地表现了鲁迅对广大青年的热爱、言传身教,不用教训方式。
(2)第16段语言描写,表现鲁迅克服思想上的局限,多为青年着想,使青年们变虫豸、变猴子的机会少一些。
猴子、虫豸--思想变坏甚至走上反革命道路。
(3)学生读第19段中“攀附阔佬”、“禁止同泳”两部分,体会幽默、讽刺的语气。
“攀附阔佬”表现了国民政府依赖美国的奴颜媚骨,以耻为荣,丧失国格。
“禁止同泳”表现了国民政府伪道学的丑态、自欺欺人。
这些语句表现鲁迅幽默的智慧和讽刺的威力。
3、神态、举止描写:
第17节:表现鲁迅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的深切希望。
第23节:逼真地写出鲁迅在敌人面前居高临下、从容不迫,对敌人极端蔑视和憎恨。
总结:课文从这几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
四、找出议论语句、体会作用:
1、学生寻找,划出议论语句,议论段落。自己体会
2、明确:
(1)开头第1节两句诗后的评价:点名题旨,鲁迅的人格魅力。“全部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也是全文的总纲,线索。
(2)第1节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为第一次见面作铺垫。
(3)第9节关于鲁迅思想成熟的抒情性议论。(朗读)深化了平易近人的内涵,揭示“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结合练习四:2
(4)第18节,与体分析见练习三(朗读)点明了“横眉”的内涵
(5)第19节最后,非凡的观察力。
(6)最后第27节,抒情性议论(朗读)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慨、热爱、怀念之情。结合练习四:3
总结:这些议论集中而鲜明地阐发、开化主题,而且有些也利于各部分的衔接渡。
五、阅读P46阅读材料
六、作业:
1、归纳词语
2、课课练
3、预习新课


附: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


下一篇:《师说》...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