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2009-04-30 17:13:20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江西 汪官金

 话题一: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

1.幼年归有光的伤痛。

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是“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学生查找课文)

这是说归有光的祖母有一个婢女替归家用奶水喂养了两代人,推断上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江西 汪官金 

   话题一: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 

1.幼年归有光的伤痛。 

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是“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学生查找课文) 

这是说归有光的祖母有一个婢女替归家用奶水喂养了两代人,推断上去,也就是归有光的父亲一代和归有光自己一代。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学生查找课文) 

这说明归有光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像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2.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学生查找课文) 

这里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好静、安祥、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3.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1)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的现实。 

(2)幼年没有感受到母爱,更增加了内心的悲凉。 

(3)归有光的家庭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这个家庭是一个官宦之家,且看妪的回忆: 

(先大母说)“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先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学生查找课文) 

另一方面,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学生查找课文)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学生查找课文) 

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然而,科场不利,这怎么不令他伤心呢? 

另外,本文的原文在第一部分之后还有一段读来令人伤心的自我解嘲的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中之蛙何异!” 

这里说明了归有光对世俗观念的深深的漠视。(教师增补并作分析) 

4.成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之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学生查找课文)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学生查找课文) 

人亡物在,再加上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家道日衰,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呢? 

5.相应练习。 

学生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完成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真正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思路,并进而熟悉原文。 

话题二: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 

1.写作目的:表达自己浓重的悲愁情绪和对所挚爱的先大母、先母、亡妻的怀念。 

2.凭借之物:项脊轩。 

3.小屋与作者内心感情的联系。 

第一,此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 

第二,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 

第三,小屋是自己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此文处处写小屋,实际上是处处在写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4.具体分析。 

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 

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诸父异爨——直接描写家道的衰败,抒发怀念往昔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次遭火——以往都有神护,现在呢?反而破败不保。反衬家庭现在的不幸。 

妻至轩中——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小结: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由于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而形成的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难愉惨侧之思溢于言之外”。 

5.课堂练习。 

演板完成课后“练习”四,理解托物寄情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生活细节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


下一篇:邶风·静女
上一篇:故都的秋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