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梦》自序

  2009-04-30 16:50:36  
《还乡梦》自序《还乡梦》自序 【经典课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的文体特点。 2.掌握重要的字词。 3.领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愫。 4.欣赏和学习本文精确含蓄的语言,同时领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的散文特色。 5.训练学生表情朗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还乡梦》自序

《还乡梦》自序

【经典课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的文体特点。

2.掌握重要的字词。

3.领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愫。

4.欣赏和学习本文精确含蓄的语言,同时领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的散文特色。

5.训练学生表情朗读、讨论发言、认真自读、完成练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生字、成语意思;结合预习提示和注释认真通读课文一至二遍;摘抄文中优美句段,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并设计如下两道字词练习题要求完成:

1.辨别下列形似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

驰骋 苦涩 水土不服 风雨如晦 焚书坑儒 人何以堪 乌烟瘴气 泱泱大国

[提示:预习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五环节”(预习——听课——练习——复习——考试)中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出具体要求,并检查预习情况。此预习设计,既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优美语句,又可落实重点字词的正音、辨形和理解,完成教学目标2。]

二、导语激趣。

教师范读《还乡梦》中的《留住吧,留住》(见《教师教学用书》)后说:同学们,这是海外游子刘庶凝的诗集《还乡梦》中的一首诗,诗中充满了爱国思乡的真挚感情。那么,诗人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又是如何去了海外的呢?这本诗集是如何编辑出版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还乡梦〉自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三、介绍文体知识——序言。

序言,又叫书序,或序文,或叙言,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介绍成书经过、编排体例、书的内容和作者情况等内容的。序言有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为说明成书的经过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也有请别人写的,内容多为评价书的内容和作者情况。

[提示:导人课题后,扣住题目中的“序”字,介绍“序言”和“序言”中的“自序”,

以落实教学目标1。]

四、创设情境朗读,理解作者的爱国热情,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1.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提示: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强烈的爱国之声。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正好与《〈还乡梦〉自序》中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爱国情感合拍。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情动情,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爱国之情。]

2.设问讨论:作者在叙述自己人生经历等情况时,虽然时空大、内容多,但我们读后丝毫没有零乱冗繁之感,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在“形散”的叙事中,正是这根红线使得这篇散文(这是一篇用散文手法写的序言)“神不散”。

[提示:本单元是一组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而本文是作者用散文的体裁为自己的诗集写的序。故设计此问讨论,不仅再次加深学生对散文特征的认识,而且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构思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此问是紧扣教学重点设计的。]

3.设问赏析,联系旧知,联系实际,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设问:同学们还记得吗?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思乡的文章——萧乾的(枣核)。萧乾与本文作者都是美籍华人,他们晚年都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可是包括他们在内的许许多多海外赤子为什么都有思念祖国之情?请同学们到课文里找出作者的话来回答,同时还请从《我的中国心》的歌词里找答案。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话:“在我灵魂的深处,仅有一扇开向祖国的小窗”;“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歌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品尝过思念的滋味。你的父母有事出远门,或是你自己好长时间没回家,这时就会思念父母。好,现在小组讨论,谈谈对思念之情的体验,谈谈对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爱国之情的看法。

[提示:设计品尝“思念”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因为学生只是从读别人的文章间接地感知思念的心理活动,缺乏直接的心理体验。如果选取相近或相似的生活情境,调遣学生生活经历的储蓄,用心灵去品味文章中所描绘的心理感受,采用心境类比,这样,学生体验作者的爱国之情就会更真实些,贴切些。这样学生也会受到真切的感染。]

五、赏析精美含蓄的语言和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完成教学目标4。

教师点拨:这篇散文为什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除作者以真挚强烈的爱国之情打动读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语言的艺术魅力:精美含蓄的语言和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精美含蓄的语言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并结合完成课后二、四题。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赏析归纳。

本文语言的精美含蓄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在:

1.措词精确,极富分寸感。如写当年出走台湾的冲动,用“狂想”一词,有分寸地表露出对这一选择的遗憾和自责的心态。又如“在我灵魂的深处,仅有一扇开向祖国的小窗”一句中,一个“仅”字就写出了作者已把祖国视作自己生命的全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2.含蓄诗化般的语言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贴近生活的比喻使抒情形象化、具体化,增强了感染力。如“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国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含蓄而形象地道出自己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诸多曲折磨难,但思念故土的情感从未动摇。再如“夜莺的哀吟”和“云雀冲天”等比喻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既形象贴切,又鲜明深刻。

3.巧借典故,巧用诗文,既凝炼了语言,又加大了表意含量,还增添了文学色彩。如巧联中外名著题目,一语双关:既写出作者所涉猎的作品范围,又展示出受这些名著影响的思想发生变化的轨迹。

4.运用排比,使情感如行云流水般地抒发出来。如第一段中“我不会燃起……不会走进……不会看见……不会驰骋……更不会……”这一组排比,从不同的方面突出了前面两个“假如没有”给自己带来的深刻影响,一气呵成地表达“我”的由衷的感激之情。如第三段中用“没有……便没有……;没有……便没有……;没有……便没有……”的排比,一气贯注地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由衷赞叹,流露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喜悦自豪之情。

六、以《我的中国心》乐曲带配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课后练习点拨。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订正,切忌将教参上的答案原封不动地抄给学生。

[提示:要重视课后练习的训练。课后练习设计是很好的,既突出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又落实了课文的重点难点。通过“理解·分析”“揣摩,运用”和“积累·联想”这三个方面的训练,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说 明]

第五册教材旨在“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培养文学欣赏的初步能力”,其特征为知识能力的再现和训练的综合性。本教学设计是立足于这个高度来构思的,突出了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和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以《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创设情境,以此开始又以此结束,相信能促进课堂的“情知效应”。

教学后记

上一篇:《孟子》二章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