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2009-04-30 18:32:44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李建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但她也曾经写了一首豪放派气壮山河的绝句,表达了她对古代英雄思念、崇敬之情的,大家知道是哪一首吗?

生:《夏日绝句》

师: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伶官传序>教学详案.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李建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但她也曾经写了一首豪放派气壮山河的绝句,表达了她对古代英雄思念、崇敬之情的,大家知道是哪一首吗?

生:《夏日绝句》

师: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师: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的原因呢?

(板书:伶官传序 欧阳修)

解题:伶人,宫廷中的乐人,伶官,伶人做了官。欧阳修为伶官写了一部传,本文是它的序言。

二、预习检查:

大家课前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出示投影:

1、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修;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3、诵读检查;

4、理清文章的结构与思路]

1、首先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修。

学生交流

[师补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我们初中学习过他的《醉翁亭记》,记得当中的名句啦?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师:晚年号“六一居士”,怎么叫“六一居士”呢?“六一”?

生:六一儿童节!

师:那时还没有儿童节呢!六一何谓也?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我老头子一个,是为“六一”。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生: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师:你讲得这么好,告诉大家你看的哪里哒?哦,原来是课文注释①中的,同学们看到了吗?

3、下面我检查一下大家课文诵读的情况。

两个要求:第一,其他同学都要做鉴赏家,看看她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没有错漏?要能做简要的点评;第二,请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学生点评:老师正字正音:

文中还有些关键句子要注意句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投影)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也要注意提顿)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转折连词,“而”后要停顿)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而”后要停顿)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

4、这是一篇史论文,刚才同学说了本文是用后唐的历史教训来借古讽今,那么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生齐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明确:国家兴盛或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生:没有。

师: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啊?(反问句式)请同学们把它改成陈述句,用八个字表述一下(师板书: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这是开头,提出论点,那么回答刚才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可以也象论点一样用八个字概括。

第二小节:继承父命 报仇雪恨

第三小节:宠幸伶人 身死国灭

这是议论文的论据,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板书设计:

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论 继承父命 报仇雪恨(盛)

据 宠幸伶人 身死国灭(衰)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议

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与思路,下面请同学们研读课文,找出疑难字词,小组间进行讨论尽量去解决疑难,不会的再向老师质疑,我们来共同讨论解决,四人为一小组讨论,马上派代表来质疑,我们要看哪个组的同学问的问题最有水准,好,开始讨论。

教师答疑,师生共议,解决文中疑难,教师择重点强调。

四:课文小结、延伸。

作者以李存勖从建国到亡国亡身的历史史实为依据,提出了一切盛衰兴废都在于人事的观点,通过对庄宗盛衰的对比,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并由此引申出了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警醒作用的“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教训,那么学过本文之后,同学们你们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五、延伸

在你生活的周围,自己身上,有没有“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例子?

作者邮箱: lijian8841@163.com

[1]


下一篇:灯下漫笔.
上一篇:项链.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