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土之音

  2009-04-30 16:11:47  
绝土之音 《绝地之音》教学简案 绝地之音 马步升 预习作业(略) 教学目标 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把握抒情散文主题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马步升的这篇《绝地之音》写得极其壮美,内含也相当丰富,我们一起来探讨该文的主题。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并利用工具书,解释一下标题,并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绝土之音

    《绝地之音》教学简案
    绝地之音
    马步升
    预习作业(略)
    教学目标
    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把握抒情散文主题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马步升的这篇《绝地之音》写得极其壮美,内含也相当丰富,我们一起来探讨该文的主题。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并利用工具书,解释一下标题,并利用第一自然段内的词语来说明作者听到绝地之音的感受。
    明确:文中的“绝”取“走不通的”之义,“绝地”是指陕甘交界处古长城的营盘下面的大沟里,“之音”是指如丝如缕如歌似哭的歌声。
    “震撼心灵”,“刻骨铭心”。
    2、既然作者对亲历的绝地之音有“震撼心灵”“刻骨铭心”的感受,为什么后来向朋友描述时“对此经历的真实性”发生了怀疑?
    明确:此经历太特别太罕见了,又过去了几年,所以现在想起来有一种似真似梦的感觉。由此也更显得此绝地之音不同凡响,作者对之魂牵梦绕,急于向大家分享。
    3、文中广义上的绝地即“黄土林”有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明确:自然景观有绝地上沟壑纵横,如同迷宫,又有晚秋朔风。人文景观有悬长城,一系列秦汉边卒的遗迹。
    作用有四:渲染环境,突出“绝地”中的“绝”;突出时空的亘远,引发人们思远追古的情怀;突出行走绝地的梦幻感觉与艰难;为下文写不期而遇绝地之音作充分的铺垫。
    4、真正的狭义上“绝地”出现在第5节,请同学们朗读该段。
    5、该段写得极好。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叫“绝地”,为什么对绝地歌声称为“绝唱”?
    明确:之所以叫绝地,是因为它处于黄地林的沟中,“三面是百米高有陡崖,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是实实在在的险绝之地。“绝唱”中的“绝”既取“无,没有”之义,又取“独一无二,没人能赶得上”之义,从形式上讲,它无词无调,够“绝”的;从内涵上说,它“饱含万有,调兼古今”,太“绝”了。
    6、绝地之音让作者“震撼心灵”,“刻骨铭心”,他苦苦探究所见所闻的内含,他似乎找到了,但又说得不那么直白,请同学们重看第5节内容,并思考,“绝地之音”这一画面本身告诉我们什么?在那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这里的这户人家长期生活着,而且是那么乐观自信地生活着,散文的以小见大特点,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在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子孙生生不息,顽强自信,创造着并传承着文明。
    7、请同学们研读第6节内容,思考:作者又找到什么答案?
    明确:绝地歌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有过分裂纷争,但最终必然走向统一,各族文化必然走向融合形成中华文明。
    8、请同学们阅读9-10节,思考:作者又找到什么答案:
    明确:在这片热土上人有极强的生命张力,这种歌声是其张力的外在表现也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9、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探讨的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属于该文的什么?
    明确:主题。
    10、该文的主题深刻而博大,我们再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把握其主题的?
    明确:吃透文章的内容,知道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
    (江苏省泗洪中学 周道宝)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