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

  2009-04-30 18:10:52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 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



上一篇:齐桓晋文之事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