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

  2009-04-30 17:56:01  
孔孟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孔孟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 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 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i    浴乎沂yi   舞雩yu   庖pao厨
  B.马厩jiu    饿殍piao   老羸lei   沟壑he
  C.谲jue诈   桴fu筏     经筵yan  商鞅yang
  D.赠仪yi    篡chuan位   热忱chen 贵戚qi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失(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 内容板书:
  相同点 相异点 个性原因 间接原因
  孔子 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 生活态度 轻松愉快 对人性看法 性恶来自先天 对“礼”的看法 重视 闲雅热忱 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   凡事紧张  人性本善  不重视 革命性 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 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 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 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 “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 “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 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 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 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 “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教学后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