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现象(说案)

  2009-04-30 16:10:07  
轴对称现象(说案)
轴对称现象(说案)湖北公安县胡家场中学 刘小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轴对称现象”,下面,我就教材、学生、理念、教学过程等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轴对称现象(说案)


轴对称现象(说案)湖北公安县胡家场中学  刘小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轴对称现象”,下面,我就教材、学生、理念、教学过程等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表面上杂乱无章的数据和现象的收集、整理,获得对数据和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把握和改造世界。“轴对称现象”是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一节,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应力求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形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力目标: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了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1)      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在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我不仅打算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还让学生动手剪纸真正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      关注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我打算启发学生抽象出生活中的实例的基本图形,展开数学探究。在得出轴对称的概念时,要求学生先将纸片对折,中间放一张复写纸,画出一幅轴对称图形来,然后展开,观察折痕两侧的图案,进而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实践——观察——归纳”的方法。二、             说学生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对他们作如下心理预测:(1)对生活中的丰富的现实情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2)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3)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因而对概念分析不清,把握不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心理(2),避免学生心理(3)的出现。三、说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理念:1、 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得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情境中游览世博园后,学生感悟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学生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合作交流,充分进行鼓励与引导,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  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在情境的创设,还是在开放性习题的设置,每个学生看到的和想到的都不一样,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画和剪轴对称图形,如将纸片对折两次后,剪大红的“双喜”,这种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剪纸,在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4、 现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理念。通过让学生观看美好的风光,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原来如此美妙,诱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美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然首先要保护好环境。四、说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观察思考——探讨特征——归纳总结——动手实践。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问题逐步深入:1、 观察思考本节课首先把学生带入到央视栏目“正大综艺”节目现场,让学生到美丽的云南参观后,以小组为单位抢答问题:影片中各景点和图案的最大特征是什么?这样的引入创设了一个愉悦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看到的,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后回答问题。接着,教师顺势给出几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征?2、 探索特征,形成概念学生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举出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并动手折叠、动手剪纸,交流讨论得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即让学生关注了生活,又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为了避免前面所说的心理预测(3),对概念分析不透,把握不清,这里要求学生在对折后的纸片上(其间放了复写纸)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最美好的轴对称图形画出来,全体学生都能画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可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接着让学生展开矩形纸片,分析折痕两边的图案,从而得出轴对称。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分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设计了一组习题:第一题中,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认为不是,面对这样的认知冲突,就形成了新的认知需求——寻求解决方法。学生很自然地在下面先裁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折叠后惊喜的发现,平行四边形竟然不是轴对称图形。在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之后,不仅悟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形成了科学的数学研究方法:猜想——实践——归纳——验证。第二题是一个开发性题,学生观察一建筑物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后,有的说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是轴对称,实际上都有道理,把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轴对称图形,把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看成两部分,就是关于水面成轴对称。这里向学生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第三题是从四个图形中找出不同类的一个图形,因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不一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了学生。3、 归纳总结学生小组交流,小结本节课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剪“双喜”,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综上所述,在教案的设计中,我突出了以下三点:一是贯穿一根暗线,以学生的认知需求为整堂课的逻辑顺序,推动课程的进行;二是体现一种理念,新的课程理念;三是达到一个目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