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理念
学生的自我尊重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启发思考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自尊的含义,强化学生对自尊的体验,感受自尊带来的快乐。
解
读
教
材
内容标准
理解自尊的含义及中学生生活中的自尊的特点。能从虚荣、自卑中跳出来,建立初步的正确的自尊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不断尝试、体验自尊带给自己及他人的快乐。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知识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学生资源、教材及教参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学难点
对自尊含义的理解;如何建立正确的自尊
解读
学生
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他们在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己的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并不成熟,容易把自尊与虚荣、面子混为一谈,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因此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解
读
方
法
教学方法
主要有:情景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授课前积极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回忆被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事例。
3.分组编排小品。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出自尊的话题
设置情景:(播放多媒体):“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太空飞行的相关情景
解说: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升空。27日翟志刚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28日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许多人情不自禁走上街头,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胜利,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欢呼雀跃。
师:同学们观看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后,有什么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同学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的骄傲与自豪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充分说明受到尊重会使人感到无比快乐,而快乐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老师点评:引出自尊的话题。
看短片,谈感受。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悟并引发思考。
教
学
过
程
正课
(一)快乐的自尊
1、引出自尊的含义
活动一:我自尊、我需要
(多媒体展示)
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师: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当我们受到他人批评甚至歧视、侮辱时,会感到很难过、伤心。这都是因为我们有自尊心。
引出问题:什么是自尊?
参与课堂讨论,明白自尊的含义
通过设置活动一的情景,让学生联想自己曾有过的相似经历,感受到什么是自尊,以及人人都需要自尊。
教
学
过
程
正课
2、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活动二:我自尊,我快乐
活动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历:
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通过小组交流,选择几名同学发言。
引出:自尊和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参与课堂活动,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故事,并由每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通过设置活动二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自尊和被他人尊重带来的快乐。
教
学
过
程
正课
(二)知耻与自尊
活动三:我自尊,我知耻
(多媒体展示)
有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记住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这枚耻辱戒指成为推动他们认真工作的动力。
思考:“耻辱戒指”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师:知耻,并且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否则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但有时,在寻找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很失望,产生深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1、学生思考这一故事给自己的启示然后再分组进行讨论。
2、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通过设置活动三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及老师的引导之下明白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正课
(三)虚荣与自尊
活动四:我自尊,我不虚荣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根据教材第8页的内容编排小品表演。
(二)小组讨论:你认为他们追求自尊的方式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
师:小品中的三位主人公追求的不是真正的自尊,而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
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1、学生根据教材第8页的内容编排小品表演。
2、各小组就小品表演的内容进行讨论
3、学生谈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爱慕虚荣的表现?
设置活动四的情景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生表演和表现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建立真正的自尊。
【课堂总结】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