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2009-04-30 15:12:54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9.《我的信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设想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9.《我的信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设想】
    1.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2.引导学生学习梳理,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
    2.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着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自读基础检查
    1.检查预习。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  渲染  盛名  报酬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懊恼  迷醉  沉醉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3.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4.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自由朗读课文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简单的生活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着勤奋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5.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坚忍不拔,有信心。
    6.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7.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8.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由谈)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是一种因素。篇末说,“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是一种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图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肯定也是一种因素。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三、课堂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居里夫人
    2.课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