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1

  2009-04-30 15:12:47  
《秋天》教学设计1 14.《秋 天》 【教学目标 】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秋天》教学设计1

    14.《秋  天》
    【教学目标 】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设想】
    1.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直至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我国着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3.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二、检查预习,朗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秋天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也是一个朦胧的梦。“三分诗,七分读”,读诗要注意重音、节奏感情的把握。老师给这首诗画了节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① 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秋思图。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研读与赏析 
    ①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4.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①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②“飘”字贴切传神。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③“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
    ④“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⑤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具体化(视象化)了,创造出舒适、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淡雅朦胧”。(渔夫晨归图、 渔家秋景图)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① “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②“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那么,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打到的是鱼,打到的是叶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没打到,但是体现渔民愉悦、悠闲的心情。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读者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③“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④“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⑤“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用得很生动,“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与人和船在游戏,把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寥阔空远”。(秋天牧羊女图)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①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
    ②“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
    ③“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
    通感的修辞手法:夏天本来就热,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长得很茂盛,夏天的记忆是美好的,牧羊女回忆的时候连笛子的声音也是热的香的。写夏天是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秋天可以丰收了,心情愉快, 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④“梦寐”的意思是睡梦,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牧羊女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她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 还有她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
    三、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狄金森也以“秋”为主题写了一首诗《秋景》。比较,说说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相同点:选择秋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9.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课后小结】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